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

又一个大牌车企官宣换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铃木汽车,沉默了二十年,终于在这个盛世年头,宣布要给自己的品牌标志来个“大换脸”。有人说,一个车标能有啥讲究?重不重要?怎么突然全世界的车企都开始琢磨这点事了?想想你买车那会儿,是不是光在意动力、配置、性价比?可你真过去逛4S店,起初不还是冲着那几个熟悉的标一眼能认出来?车标呀,这玩意真不只是块铁片,是个道道儿。

先说说铃木,这不,终于换标了,距离上一次还是2003年。二十年里,天翻地覆。中国换了好几茬神车,国产电动车从“PPT造车”变成了要吊打特斯拉的角色。铃木倒退一步说,去年在中国已经没落得清仓甩卖、挥手告别,国内外风头全被那些新能源势力抢走。但是你别小瞧人家这个S形车标,自1958年就没换过形状,在全球铁粉心中,这就是青春的模样、情怀的象征。现在终于改样了,样子很细腻,金属镀铬外观舍弃了,变成了高亮银的哑光,简洁、轻盈、环保。乍一看,好像是小修小补,实际上证明车企对自己的品牌升级多上心。不然,企业家也不会在发布会上煞有其事地说:“这是新时代的决心”。

可是我们到底为什么都奔着“换标”去了?真的只是图新鲜、做点花样儿吗?说到底,这是一场人人都逃不开的大变革。你没发现,宝马、奥迪、大众、日产、马自达……国际大牌全在这两年悄悄地换上了“平扁化”车标?翻过头看国内的比亚迪、吉利、宝骏、长城,哪一个不是把原本那些复杂、浮夸的立体车标改成了更像App图标式的简洁平面?元气满满的“新势力”,比如小鹏、极氪、蔚来、理想,一出生就用的都是能在手机屏幕上一秒识别的极简符号。

这是为什么?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LOGO的轮廓变化吗?能不能用旧标照样卖好车?我觉得,这背后其实藏着几个“不得不变”的道理。

第一,现在造车已经不是老一套机械、汽油的套路了。电动化、智能化、本来就讲究科技感和数字感。设想一下,一辆炫酷的电动车上头还搭个华丽复杂金属标志,是不是多少有点不搭?你上车看大屏、看硬件,手里又拿着一部手机,思维方式都变了,所以汽车品牌如果不跟着科技潮流来点变化,那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第二,消费主力已经轮到年轻人了,这帮90后00后的主角们,对标志的理解跟我们当年完全不一样。他们喜欢“极简、时尚、个性化”。你让他们看那些镀铬立体标志,他们说难不成还要随身带瓶金属清洁剂?一个扁平的、几何化的标志,随手画下来都能记住,这东西才经得起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平民如国产新势力,豪门如宝马、奔驰——都不想被贴上“过时”的标签,于是通通走扁平化路线,让自己的气质年轻十岁。

第三,品牌换标也是重新“下注”,主动寻找与新市场、新客户对话的契机。对于铃木这种“老家伙”来说,一次换标太容易被曲解成保守的、迟钝的象征。可你要真不变,丢的就是时代的话语权。外形没变,产品理念要变,新的S标志明面上更环保,骨子里就是宣告我们准备好了,下一个20年继续玩下去。

但是想深一层,标志到底值不值二十年一换?是不是人人都该跟风?我倒觉得,换标本身不是关键,关键是它是否真的传达出品牌要向客户靠拢、敢于拿出诚意、紧跟时代步伐的态度。铃木这次标志换得不大,形状没变,只是取消了光亮镀铬,稍微“瘦身”,变得更扁、更环保。这种内敛、小步调整,是想在尊重过去的前提下,慢慢拥抱新世界。对一些快消品牌来说,换标可以随便玩。但汽车品牌可是要靠几十年消费者信任积攒下来的口碑,这一换就相当于给自己的人设更新,有风险,可也更显真诚。

这里头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就是品牌标志变得“数字友好化”,它其实是企业为了更好适配数字时代浪潮。你想啊,微信小程序、APP、车联网、智能大屏、互联生态,都要集成车辆品牌LOGO。立体复杂的标志看起来很美,实际用起来多有些笨重,不如极简线条、色块好使。技术力量推着品牌不得不变,否则一个车标就把自己堵死在数字世界门外。

大家可能会问,换成扁平化就一定能卖好车吗?是不是只要标志年轻时尚,就代表品牌焕新了?答案肯定不是这么简单。标志是外在的,骨子里还是要靠产品力、技术力、服务力说话。标志只能在“第一眼”刷新人们的感知,后续能不能把客户留住,还得看你造出的车到底硬不硬。如果换标只是个“噱头”,啥都没跟上,迟早要被年轻人看穿、吐槽,然后被市场抛弃。

但如果换标之后,公司从理念、技术到体验都开始升级,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品牌进化。从这个角度出发,车标变了,也许代表着企业真正听见了市场的声音。有些公司就热衷炒概念,改个车标到处发通稿、炒热搜,最后产品还是原地踏步;有的品牌,外表变化看起来平淡,内在已经完成了从机械到数字、从汽油到电动的转型,这才是真正的“大换代”。

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有驾
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有驾
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有驾
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有驾

回头再看铃木,这次换标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在百年企业的“长寿基因”里植入了变革的代码。你不管是买车、开车,或者单纯路过市场,看见哪里有敢于主动做出微调、示人的大厂,也算见证了一个行业的自省——传统汽车到底还要坚持多久老那一套,是继续“守着过去讲故事”,还是学着和新势力、和年轻人对话?

有时候,不是标志上的“S”弯没变多动了点点边角,而是企业内心真正琢磨明白了:客户早变了,世界也变了、不变早晚要被世界淘汰。你是拿二十年前的手艺反复讲旧事,还是跟着市场浪潮学点新东西?俗话说,“与时俱进”的人谁能老呢?不肯变“标”的其实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连赌一把新未来的勇气都没了。

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有驾
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有驾
铃木汽车二十年再换标,车企集体扁平化,小步调也是新趋势-有驾

写到这,其实问题也就变成——下一个,谁还敢说自己永远不换标,不向时代低头?又有多少“经典”被挂在墙上缅怀,真正的活力企业已经偷偷洗心革面,奔着下个二十年去了?你我都该琢磨琢磨,车标变了不是世界太浮躁,而是世界从未停下进步的步伐。下回你再看到熟悉品牌略带陌生的新LOGO,别光说不认得,也别只抱怨没了情怀,倒不如多问问:这背后是不是有点儿关于活法的新变化?

有些坚守,是因为怕失去;有些改变,是为了未来。千变万化的车标,不过是汽车产业的一个切口,这里写着时间的脚印,也刻着每一家企业的选择。你又会怎么选?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