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合资车加价售卖的情形吗,现在它们终于放下了架子。在上海车展上,大众、丰田这些老牌车企集体亮出电动化的底牌,价格直接降到和国产车一样的水平。
合资品牌放下身段
这些外国资本投入的汽车企业终于开窍了,中国市场已不是由他们掌控的时代了。丰田直接将最新款电动车定价从13万起步,在三年前,这个价钱连一辆卡罗拉都购置不了。日产、马自达也都使出了拿手本事,就怕被国内新兴势力远远抛下。
以前一直讲合资车技术很厉害,如今就连电池都得依靠宁德时代来供应货物了。使用CTB技术之后,电池包的成本直接降低了12%。要是处在燃油车的时代,这些外国品牌哪里会愿意把核心技术交给中国的供应商。
价格战打到肉疼
丰田bZ5把价格定在了13到16万这个区间,这明显是要和国产电动车抢夺市场。这款车是专门为中国打造的,它从研发到生产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就连智能驾驶系统都是找本土企业合作开发的。
瞅着展台上那些合资的电动车,刹那间恍惚觉得自己走错展馆了。以往老是讲合资车内饰高级,如今15.6英寸的大屏搭配JBL音响,这不就是照着国产车的方式弄的?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这些老牌车企可真是尽力了。
技术不再藏着掖着
e-TNGA平台这次可真是花了大价钱,它搭载的定制电池在零下的环境里,还能够保持超过90%的电量。北方的车主以后再也不用为冬天续航减少的问题发愁了。要是这项技术能早点问世,也不会被国产车抢占那么多市场了。
智能驾驶系统找Momenta合作来开发,采用了最新的大模型算法。看起来这些外资车企终于醒悟了,晓得要在中国卖车,就得用中国的数据去训练系统。本土化研发这条路,它们算是走对了。
大众的转型之路
上汽大众推出了首款增程式混动概念车,该车要到2026年才可量产,其纯电续航达350公里,相当厉害。这台车意味着大众在华战略有重大调整,以后恐怕不会再有“大众只有燃油车”这种说法了。
内饰设计搞出了新名堂,将触控界面直接整合到材质当中。它还能支持方言识别,这种操作显然是针对三四线城市的。依我看早就该这么做了,以前那些车机连普通话都识别不准确,却还好意思卖高价。
现代的反击计划
北京现代最终察觉到仅靠降价无法挽救销量,此次带来了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纯电车型,虽说目前只能看到伪装车,不过从轮廓能看出设计风格与以往全然不同,圆润的线条看着比之前的车型顺眼得多 。
跟长安搞技术合作后,研发周期缩短了五分之一。马自达的操控基因得以保留,国产车的智能技术也加了进去。关键是成本降低了超过15%。打出这套组合拳,总算看到了些许翻盘的指望。
日产的大招
要说最让人意想不到的,那还得是日产。第三代聆风杀回中国市场了,它有着600公里的续航。最绝的是,它直接兼容特斯拉的充电接口。这一招,等于是把自己和行业标准绑一块儿了。它的三合一电驱系统也下了大本钱,看来是真被国产车逼得没辙了。
轴距长达2902mm,采用短前后悬设计,后排空间极大,大到能让人躺下。这种设计是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为了讨好中国买家,就连全球车型都愿意针对中国市场做特别调整。
望着展台上的这些合资电动车,刹那间仿佛有了一种时空错乱之感。当年那些加价售车的合资品牌,如今为了抢占市场,连看家本事都亮出来了。这般价格,如此配置,明显就是要跟国产车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各位觉着,这次合资品牌诚意足不足?要是让你挑,13万的丰田电动车,跟同价位的国产车,你会选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