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新车惊艳亮相,法拉第未来却放弃中国市场,背后原因引热议

最近,那个总说“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又有了新消息,他的法拉第未来公司在美国发布了一款新车,动静还不小。

这款车属于一个叫FX的新品牌,名字挺响亮,叫“Super One”,号称是全球第一款“E-AI MPV”,听上去科技感十足,又能插电跑,又能纯电开,车头还能换表情,花里胡哨的。

按理说,自家老板出了新产品,国内关注他的人应该挺高兴才对。

贾跃亭新车惊艳亮相,法拉第未来却放弃中国市场,背后原因引热议-有驾

可这车一亮相,国内的网友们就看出了不对劲,大家越看越觉得这车面熟,仔细一琢磨,这不就跟咱们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高山9”长得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吗?

这下可热闹了,网上到处都是两款车的对比图,从车身的整体样子,到侧面的腰线,再到车窗的形状,不能说一模一样,也只能说是高度相似。

这事儿本来就已经够让人议论纷纷的了,结果法拉第未来自己的中国官网还上演了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乌龙事件”。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介绍这款新车“Super One”的官方网页上,居然清清楚楚地写着“高山9”这三个字。

这一下,大家彻底懵了,这是内部员工不小心复制粘贴错了,还是在用这种方式跟大家开玩笑?

虽然这个错误很快就被改掉了,但这个行为无疑是给本来就存在的“抄袭”怀疑,又添上了一个几乎是“自己承认”的证据。

这件事让整个情况变得非常尴尬,也让很多人对贾跃亭和他公司的专业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在国内对这款新车的外观议论纷纷的时候,法拉第未来官方却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这款车,暂时不考虑在中国市场销售。

这就让很多人更想不通了。

要知道,现在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机会也最多,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削尖了脑袋想挤进来分一杯羹。

为什么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却偏偏要绕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背后有几个非常现实、也非常无奈的原因。

说到底,第一个原因就是最现实的两个字:缺钱。

造车是个极其烧钱的行业,没有雄厚的资金根本玩不转。

贾跃亭新车惊艳亮相,法拉第未来却放弃中国市场,背后原因引热议-有驾

就在发布会的前几天,法拉第未来刚宣布拿到了一笔大约1.05亿美元的新融资,钱主要来自中东的投资者。

这一个亿美金,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放在造车这个“吞金巨兽”面前,真的只是杯水车薪。

咱们可以对比一下国内的头部新势力,像是理想、蔚来这些品牌,他们一个季度光是花在研发上的钱就动辄几十亿人民币。

贾跃亭手里这点钱,要维持在美国本土的生产线,实现小批量的交付,可能都已经捉襟见肘了。

法拉第未来的官方说法也很直白,这笔钱主要就是用来加速在美国的产品开发和交付,对于中国市场,连提都没提。

所以,不是他不想回来,而是以他现在的财力,根本没有能力在中国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里,去建销售渠道、做市场推广、铺设售后服务网络。

与其回来被国内的强大对手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还不如先在美国市场稳住阵脚,这笔账其实算得很清楚。

第二个原因,就出在车本身的设计上。

就像前面说的,这款“Super One”和长城魏牌的“高山9”长得太像了,这在中国市场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可以随意模仿和借鉴的时代了。

国内的消费者越来越支持国货,对我们自己品牌的原创设计感到非常自豪,比如比亚迪的“龙颜”设计,吉利充满中国元素的设计,都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如果法拉第未来把一款外形酷似国产热销车的“兄弟车型”拿到中国来卖,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一方面,长城汽车完全有可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是更致命的,是会遭到国内消费者的强烈抵触。

大家会觉得你这是在投机取巧,不尊重原创,不尊重中国品牌。

顶着这样一顶“抄袭”的帽子,想在中国市场立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贾跃亭新车惊艳亮相,法拉第未来却放弃中国市场,背后原因引热议-有驾

最后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信任问题。

贾跃亭在发布会上宣布,这款新车已经有超过一万个订单了。

这个数字听起来很不错,似乎预示着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对于长期关注贾跃亭和法拉第未来的中国民众来说,这个数字的可信度要大打折扣。

因为“狼来了”的故事,大家已经听过太多遍了。

回想一下法拉第未来的第一款车FF 91,从发布到今天,多少年过去了,一次又一次地宣布要量产,一次又一次地推迟交付。

根据公开的数据,在整个2023年,法拉第未来总共只向客户交付了10辆车。

没错,就是十辆。

从当初宣称的几万个订单,到最后只有两位数的实际交付量,这中间的巨大落差,已经把贾跃亭和法拉第未来的信誉消耗得所剩无几。

那个“下周回国”的梗之所以能流传这么多年,正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失信于公众。

所以,现在他又拿出一个“破万订单”的数据,很难再让已经失望过很多次的中国消费者重新建立起信任。

没有信任作为基础,再好的产品宣传、再漂亮的数据,都显得苍白无力。

综合这几点来看,法拉第未来选择暂时避开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理性的商业决定。

无论是资金的短缺,还是设计上的争议,亦或是早已透支的信誉,都让他无法也不敢轻易踏足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

他的造车故事,舞台似乎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大洋彼岸。

当国内的比亚迪、理想、蔚来、小米等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奋力拼搏,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实力赢得市场和尊重的时候,贾跃亭的身影,则在异国的聚光灯下,显得格外清晰,却又与这片曾经养育他的土地,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车在海外造,债在国内留,这或许就是他现阶段“梦想”的真实写照,一条离故乡越来越远的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