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车关税大跳水!欧盟喜极而泣,中国车企迎来春天,特朗普这次押宝成功?

汽车圈的风向,说变就变。9月25日,华盛顿的一纸政令,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全球汽车业的池塘,震得所有人脑袋发懵:美国对欧盟汽车的关税壁垒,竟然从那个令人窒息的27.5%,大刀阔斧地砍到了15%。

消息传来,远在德国斯图加特和慕尼黑的汽车巨头们,办公室里大概能听到集体松了一口气的声音。但千万别高兴得太早,特朗普总统这手看似“让利”的牌,背后那副算盘打得,隔着大西洋都能听见响。欧洲人刚舒展的眉头,怕是很快又要拧成一个疙瘩。

美汽车关税大跳水!欧盟喜极而泣,中国车企迎来春天,特朗普这次押宝成功?-有驾

这碗“和解酒”代价不菲

这次关税下调,可不是山姆大叔良心发现。欧盟为了拿到这张打折的“入场券”,付出的代价清单长得吓人。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欧盟必须取消对美国工业品的关税,承诺敞开钱包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主要是液化天然气,而且还得再追加6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

这哪里是谈判,分明就是一份摆在桌面上的“城下之盟”。要知道,就在几年前,美国对欧洲汽车的关税不过区区2.5%,如今这15%依然是一把悬在脖子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此,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只能硬着头皮说,这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最佳结果”了。

话音未落,铺天盖地的“对美屈服”的痛批就砸了过来,就连欧盟自家的法国、波兰都站出来高声反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更是急得差点拍桌子,他直言这15%的关税远高于正常水平,严重威胁出口,每年造成的损失将是几十亿美元的真金白银。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看看德国车企的财报,简直惨不忍睹。保时捷光是上半年就因为关税多掏了4亿欧元,净利润直接被砍掉了超过三分之二,最后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含泪涨价。大众集团更惨,年内连续三次下调业绩预期,净利润同比少了将近四成。

美汽车关税大跳水!欧盟喜极而泣,中国车企迎来春天,特朗普这次押宝成功?-有驾

所以,欧盟点头答应,完全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拿未来的空间换取眼下喘息的时间。表面看是暂时止血了,实际上却被美国用能源和投资两条粗壮的锁链,牢牢地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产业空心化的幽灵正在欧洲大陆上空盘旋。

有人笑就有人哭

特朗普总统这套“关税换投资”的组合拳,打的当然不止欧盟一个。就在不久前的9月4日,另一份行政令也签了,目标是日本。日本汽车的关税同样从27.5%降到了15%,代价也同样不菲,一张高达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与贸易大单。

眼瞅着欧盟和日本都拿到了“折扣券”,隔壁韩国的汽车产业界,恐怕连苦笑都挤不出来了。他们的汽车至今还顶着美国25%的高额关税,在北美市场上步履维艰。

在美国市场,韩系车和日系车向来是刺刀见红的死对头。现代伊兰特和丰田卡罗拉的定价,往往就差个一两百美元。现在倒好,日本车凭空多出了10%的关税优势,这意味着他们降价抢市场、或者保价扩利润,怎么选都是赢家。

美汽车关税大跳水!欧盟喜极而泣,中国车企迎来春天,特朗普这次押宝成功?-有驾

韩国车企被彻底逼到了墙角。现代和起亚的内部估算,光是第二季度,两家公司就因为美国关税损失了超过12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尽管靠着混动车型和汇率优势,销售额还创了新高,但利润却实打实地大降了近16%。

更让首尔焦虑的是,虽然韩国在7月也和美国谈妥了一份3500亿美元的投资框架协议,但特朗普的签字笔就是迟迟不落下来。美方的态度很明确:“钱先到账,再谈降税”。可韩国方面急得团团转,一年内能凑出的资金最多也就两三百亿,谈判直接僵住了。

巨头们被迫“大迁徙”

当欧美日韩在关税的棋盘上斗智斗勇,陷入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博弈时,一个谁都没想到的变局,正在悄悄发生。为了规避那依然高昂的15%关税,欧洲的老牌车企们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救”运动。

奔驰快马加鞭地扩建自己的美国工厂,宝马则更加依赖其在南卡罗来纳的生产基地,恨不得把所有产能都搬过去。大众和奥迪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南边的墨西哥,希望借助美墨自贸协定的便利来曲线救国。

韩国车企同样在被迫重构自己的全球供应链。现代汽车原本雄心勃勃,计划将佐治亚州工厂的产量从30万辆提升到50万辆,但现在计划受阻,不得不考虑将部分零部件生产线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或者墨西哥。

就在这些昔日的行业巨头们忙着搬家、调配产线,被美国的关税政策搞得焦头烂额、晕头转向之际,中国汽车产业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破局窗口期”。

东方巨龙的“抄后路”

美汽车关税大跳水!欧盟喜极而泣,中国车企迎来春天,特朗普这次押宝成功?-有驾

尤其是在新能源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中国车企正以一种近乎野蛮生长的速度抢占欧洲市场。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去年的3%一举飙升至8%,这背后是中国在光伏、电池等全产业链上建立的巨大优势。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比亚迪。他们没有在关税问题上和美国人纠缠,而是直接把工厂建到了欧盟的“心脏”——匈牙利。这一招简直是神来之笔。工厂一旦投产,比亚迪生产的汽车就能贴上“欧盟原产地”的标签,巧妙地绕开所有关税壁垒,直接在欧洲大陆上和本土品牌掰手腕。

结语

美汽车关税大跳水!欧盟喜极而泣,中国车企迎来春天,特朗普这次押宝成功?-有驾

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真实目的从来不是简单的贸易保护,而是以贸易为武器,撬动全球资本和产业链向美国本土回流。这是一场毫不掩饰的地缘经济博弈,目的就是削弱对手,强壮自身。

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欧盟用巨大的长期利益换取了暂时的喘息,却可能陷入更深的依赖。韩国则被推到了一个极其被动和危险的悬崖边上,进退两难。关税战里没有绝对的赢家,但这场由美国挑起的全球汽车产业大洗牌,却意外地为正在崛起的中国汽车,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当昔日的巨头们被迫将精力耗费在“防御战”中时,抓住时机、轻装上阵的挑战者,或许真的能

未来的牌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