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8四个月销量破万的背后
那天在小区门口碰到老赵,他正蹲在银河星耀8的前轮旁边抠什么。我问他干嘛呢,他说是看刹车片厚度,“才跑了八千多公里,磨得还挺均匀。”老赵买的是1.5T+电机的高配版,听他说提车价差不多十五万出头,还送了两次保养。
其实这车刚出来的时候,我也去店里看过。销售一开口就说:“你想啊,这个尺寸,这个轴距,才十一二万起步。”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5018毫米的长度、2928毫米轴距,比我印象里的某些合资中级车都大一圈。展厅灯光下,那溜背造型真有点跑味儿,不过师傅提醒过我,说溜背后备厢开口小,搬大件东西得注意角度,不然容易磕到漆面。
内饰部分,我坐进去第一感觉是安静,而且材料摸着细腻,没有以前十来万能源车那种塑料感。不过方向盘造型挺特别,有人喜欢有人嫌怪。我试着转了一圈,小半径掉头轻松,但方向回正力度偏轻,需要适应几天。另外它俩屏幕占据了中控的大部分位置,空调风量调节要进菜单找,有点费事,不过年轻人习惯滑滑点点倒也无所谓。
动力上,高配用的是163马力1.5T发动机配218匹电机(销售嘴快报的数据),零百加速6秒多一点;低配1.5L版本稍慢些,但市区够用了。有意思的是群友阿辉自己测过油耗,他那台18.4千瓦时电池版,在满电状态下城郊混跑能做到0.9升/百公里,还炫耀说一个月油钱不到一百块。不过维修厂的小刘提醒,如果经常亏电用,会让发动机冷启动频繁介入,对润滑不好,所以偶尔还是要充满再跑长途,把系统热起来。
续航方面,据几个不同配置的车主反馈:60公里纯电版更适合每天通勤单程二三十公里的人,而130公里纯电版周末短途郊游不用担心找桩。但冬天掉续航是实打实存在,北京去年冬天有位女司机反映,她那台130版本零下七八度只能跑到九十出头,就算暖风开得很克制也是这样。这事后来她解决办法是在座椅垫子下面加了个12V加热垫,用起来省不少功率。
价格战也是它火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开始指导价12.58-16.58万,看似已经压低,可终端还有约一万元优惠,相比同级别新能源确实杀伤力不小。我隔壁楼的小伙子原本攒钱想买紧凑SUV,被这个价格直接拐走。他笑称“空间大、牌子熟、便宜”,唯一吐槽就是新手停车难,因为宽度和长度都比他之前开的老轿车大不少,在地库转弯总怕蹭墙柱子,上个月就擦花了一次保险杠边角,现在喷漆味还没散完呢。
前几天又听售后师傅闲聊,说这款插混车型变速箱结构跟他们之前修的一款不同,用的是专门优化过的行星齿轮组,不像早期一些插混那么容易出现异响。但也建议每两年检查一次冷却液循环泵,因为发动机、电驱、电池共用一个复杂冷却系统,一旦泵效率下降,高负荷爬坡可能会触发保护降功率,到时候就尴尬了——尤其夏季空调全开的情况下更明显。
至于销量,从第二个月开始稳定在八九千、一万左右,其实已经说明市场认可它这种定价和定位。有意思的是,小区地下停车场现在已经停着三辆同款不同色,每次遇见都会互相打招呼,就像以前街坊间骑一样型号自行车会对眼神似的,只不过现在大家聊的不再是链条响不响,而是谁家的充电桩最近又跳闸……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