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先抛个灵魂拷问:要是你手里攥着50多万,会考虑买一台大众标SUV吗?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疯了吧,加点钱都能上BBA了”。但今儿聊的这台2025款途锐,还真有点不一样——它就像班里那个低调的学霸,乍一看不起眼,仔细扒拉扒拉成绩单,好家伙,全是硬核干货。
先说个反常识的事儿:很多人说途锐是“换壳Q7”,但在我看来,这反而是它最大的优势。都知道,大众集团的MLB Evo平台那可是豪华车摇篮,奥迪Q7、保时捷卡宴都是这儿出来的。上周我去试驾,特意对比了同价位的宝马X5L,发现途锐的底盘质感明显更整,过减速带时那种“硬碰硬”的扎实劲儿,跟Q7如出一辙。销售小哥偷偷跟我说,这底盘调校还是偏向公路操控的,不像Q7有点偏越野,开起来更稳当。
再看外观,虽说途锐没有BBA那种一眼惊艳的豪华感,但细节处全是小心思。我盯着展车看了老半天,发现它的R-Line套件可不是样子货,蜂窝格栅加上熏黑进气口,让整个车头看起来宽了不少,气场一下就上来了。最绝的是那套灯光系统,矩阵式LED大灯晚上一开,铺路特别均匀,再也不怕对面来车晃眼了;贯穿式灯带点亮的时候,仪式感直接拉满,比那些新能源车还酷炫。身边有个刚提车的大哥说,有次晚上去接孩子,车一解锁,孩子老远就喊“爸爸的车会发光”,甭提多有面儿了。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就是“德系理工男”的实用主义贯彻到底。15.05寸的触控屏,看着就比那些小屏幕大气,操作起来也流畅,跟我手机连CarPlay特别快,导航的时候还能全屏显示,跑长途再也不用低头看手机了。座椅是Vienna皮质的,摸着细腻,坐着支撑性特别好,我试过连续开四个小时高速,腰一点不酸。不过也有小遗憾,比如氛围灯只有10色调节,不像宝马X5L有30色花哨,但胜在亮度均匀,晚上开车不晃眼,也算各有取舍吧。
说到动力,2.0T+8AT这套组合真的给我惊喜。参数上265马力、370N·m,比宝马X5 25i的214马力强不少,实际开起来更是带劲。那天在试驾路上,有个路口需要急加速超车,我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立马就来了,仪表盘显示破百才6.8秒,这速度赶上一些性能车了。8AT变速箱也很聪明,低速跟车的时候没什么顿挫感,高速巡航时转速才1500转,省油又安静,实测高速风噪也就62dB,跟家里的轿车差不多。
不过也得说说这价格,55.88万的起售价确实不便宜,毕竟同价位的沃尔沃XC90优惠后都到45万了,宝马X5L虽说贵点,但品牌摆在那儿。可换个角度想,途锐是进口身份,品质把控还是更严一些,不像有些国产车型减配空气悬架。而且它的全时四驱系统用的是托森差速器,前后轴动力分配特别灵活,默认40:60,极限情况下能70:30或者15:85,轻度越野完全没问题。上次我开着它去郊区爬山,遇到一段泥泞路,打开空气悬架调到最高模式,70mm的升高让离地间隙足够大,轻松就过去了,同行的城市SUV只能在后面慢慢蹭。
那到底谁适合买途锐呢?我觉得得是那种务实的高知人群,他们不太在乎车标带来的社交属性,更看重车辆的机械素质和稳定性。还有经常长途自驾的朋友,空气悬架加上全时四驱,走烂路省心,坐起来也舒服。不过这儿也有个避坑指南,低配车型最好加3万选装驾驶辅助包,全速域ACC和车道居中在高速上特别实用,能省不少精力。要是不着急提车,建议等上半年,参考大众进口车以往的优惠力度,说不定能有5 - 8万的折扣,到时候性价比就更高了。
最后再唠唠,现在买车真的没必要被品牌绑架。途锐就像一个默默努力的实干家,没有华丽的包装,全靠硬实力说话。你要是看重三大件的稳定性,喜欢低调实用的设计,那它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是特别在意车标带来的面子,那可能还是BBA更适合你。
话说回来,如果是你,会为了扎实的机械素质放弃BBA的车标吗?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一起聊聊选车那些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