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途锐

车系首页

车型列表

途锐
大众
中大型SUV
经销商报价 38.88万起
开票价 33.85万起
厂商指导价 50.88-79.38万
政府补贴
至高3.6万
同级车对比
奥迪Q7
60.98-80.48万
对比
沃尔沃XC90
63.89-78.19万
对比
奥迪Q8
78.68-108.48万
对比
宝马X5
61.50-83.00万
对比
揽境
26.99-29.99万
对比
奔驰GLE
69.98-88.28万
对比
2023款 3.0TSI 锐尊版
外观
1590张
内饰
2259张
空间
1488张
全景看车

车主口碑

查看更多
7.3

4条口碑

优点:

后备箱也比较宽敞(2)

油门反应也很灵敏(2)

做工扎实(2)

2023款 3.0TSI 锐享版 曜黑运动套装

用户打分 7.0 "良好"
62.00万元
裸车购买价
深圳
购车城市
4890km
里程

做工质感

6.0
途锐的外观做工真的很精细,钢铝混合车身让安全性大大提高。外观设计也很低调,我个人特别喜欢它的屁股,和卡宴有点像,造型很亮眼。内饰方面,虽然比较朴素,但手感真的很好,真皮座椅坐着特别舒服,液晶仪表盘和氛围灯也增添了不少科技感。

空间

7.0
途锐的空间真的挺宽敞的,前后排坐满人也不会觉得拥挤。我个子高点,坐在驾驶位,头部空间还有好几个拳头的距离呢。腿部空间也特别好,翘个二郎腿都没问题。储物空间也很实用,扶手箱里放包放零食都很方便,副驾驶侧边还有个网兜可以放资料,特别方便。后备箱也超大,能装下好多东西。

2022款 3.0TSI 锐享版 曜黑运动套装

用户打分 9.3 "优秀"
58.50万元
裸车购买价
梅州
购车城市
1026km
里程
【总体概述】 优点大家都谈得很多,在此就不赘述了,主要。谈一谈用车过程中发现的缺点。 ①加满油后,怠速时油箱异响,据车友反馈是油泵的问题,更换后大概率无法解决,大概跑个20-30公里的路程后会自动消失,也就 是说加满油后消耗3-5升油基本上就不会响 了,我个人对这一点没有所谓,如果非常敏感的车友,建议可以每次不要加满,留个10L左右余量基本上就不会响了,这个车油表非常精准,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已消耗油量百分比 x90L-10L=加油量2初段动力输出偏弱(起步肉)+油门踏板阻尼偏大(俗称油门硬) 起步肉的问题在刚提新车时比较明显,如果你之前开的是一些初段动力调得比较灵敏的车型(比如老款的丰田、福特的一些车型),或 者是混动和纯电这种低速即可输出最大扭矩的车型,那么这个感受会更加明显,好在这个 ZF8HP的变速箱的学习功能还是称职的,在 大概行驶了1000km左右时,会感觉到变速箱 能够更加积极地降档并且能够把转速维持到 你松油为止,在3000km以后,基本上能够完全契合你的驾驶风格同时并不会损失平顺性。油门硬,只要不是频繁地切换车辆,一周左右就能适应,我由于工作原因,经常换另外一台油门比较轻的车开,所以有一点不适应。③玻璃水消耗过快 这个车的玻璃水壶应该是标准的4L装,也就是常见的玻璃水两瓶的量,因为大灯清洗和前挡风玻璃清洗是联动的,而且前挡喷水嘴在我开过的车里算是水量比较大的,所以明显感觉到这个车玻璃水消耗速度比较快,我是每天上下班出发前必喷一次+路上视情况喷1-2次,大概两周不到就要补充玻璃水,如果有和我一样习惯的车友,建议在电商活动期间可以多屯一些便宜好用的玻璃水。 缺点暂时说这么多,最后简单总结一下,3.0版本的途锐,60-90w这个价位段里的5座 SUV横向对比中,基本上可以算是最全能的一台车了,动力、空间、配置、舒适度、驾驶感受、越野通过能力方面综合比较,很难找到一辆能够全方位优于它的选择,结合目前65w左右的落地价,非常推荐大家考虑购买。

做工质感

10.0
外观:标准的“大众小吉普”造型,而且在11年前后高6如火如荼,大众的家族都是从高6上拉拉拽拽搞出来的,虽没了上一代的镀铬大 嘴,但整体比例,样式还是很端庄大气的,和 所有大众一样少了些壕气。 内饰:内饰设计相较于第一代途锐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像之前那么古板横平竖直的分布,但也有传承,内饰设计感觉更多是借鉴了D3 A8L的感觉。有层次感,布局清晰明了。但要说内饰质感真的比现在售款的第三代途锐要更扎实。毕竟现在的车也便宜了,都要控制成本。

2021款 2.0TSI 锐尚版

用户打分 6.0 "良好"
59.90万元
裸车购买价
济南
购车城市
24600km
里程

选买历程

选车其实挺难的,满意的车子要么买不起,要么没货,我很满意大众的途锐锐尊版,但是价格确实是超出我的预算了,在试驾了几款其他在预算内的车型后,我选择买下它的2.0TSI 锐尚版了。

满意之处

我很喜欢开这辆车去外面玩,感觉非常时尚运动,而且这辆车的座椅非常舒适,用的材质是真皮,所以在清洗的时候比较方便,也很耐脏。

测评报告

数据来源于有驾合作伙伴盖得排行

第二代途锐从2010年开始销售,使用的还是PL72平台,在这8年里面,大众集团旗下的其他高端SUV都已经用新的MLB Evo平台进行换代了,从Q7到卡宴,再到宾利添越、兰博基尼Urus,途锐的换代是来得最晚的。


从以往的MLB Evo平台车型来看,已经从兼顾越野和公路,转变为越来越靠近公路性能了,途锐也同样如此,第二代途锐在官宣的时候,越野性能是一大卖点,但是到了这一代,已经减少了越野选装包,全系标配空气悬挂,虽然还是全时四驱,但是与上一代途锐相比,在越野这一个方面已经弱化很多了。


第三代途锐的动力总成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只引进了2.0T的EA888发动机,最大马力252匹,最大扭矩370牛米,和其他2.0T EA888的调校没有很大区别,还有一台3.0T的EA839发动机,最大马力340匹,最大扭矩450牛米。欧洲地区会有柴油发动机,但是只能通过平行进口引进,相对小众。变速箱方面没有选择DSG双离合变速箱,采用的是采埃孚的8AT,对于会纠结双离合可靠性的用户来说是件好事。


这一代途锐的驾驶表现和发动机的关系比较大,2.0T的发动机在性能上是没有问题的,官方的零百加速成绩为6.8秒,但是要驱动一台整备质量超过2吨的中大型SUV,转速就会经常拉在一个中高的区间,发动机噪音和震动都会比3.0T的版本要明显一些。3.0T版本的调校则要从容很多,340马力,450牛米,零百加速5.9秒。因为基础排量大,“底气”是比较足的,在油门的前段会缓和很多,没有2.0T版本的紧绷感,日常驾驶会有种舒缓的感觉,但是给出动力需求以后,油门的后半段就提供了很充足的动力,整个动力衔接是比较平顺的,在舒缓和澎湃之间不会有突然的精神分裂。


这代途锐全系都标配了空气悬挂,五段可调,顶配车型有四轮转向系统,标配20英寸的轮圈。在行驶中大车感偏强,悬挂的调校与运动关系不大,舒适取向很明显,在经过大小颠簸时缓冲非常好,20寸的轮圈也恰到好处。在过弯的时候,因为加入了可调式防倾杆,支撑性很充足,侧倾抑制又做得很好。


第三代途锐的内饰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它和以往的大众车型都不一样,采用了一个1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大众把这个叫做“innovation cockpit”,中央的多媒体系统是一个15英寸的液晶触摸屏,在两个屏中间用了一个黑色的中缝,在熄屏的时候一体感比较强,确实称得上“有科技感”。这个多媒体系统刚刚上手的时候还会觉得比较新奇,但是在半个小时以后,基本上就没什么新鲜感了,因为大众把这个系统的学习成本降得非常低,主要是用来控制基本的功能,并没有特别强的可玩性。


内饰的用料比较两极分化,在目光所及的地方都用了软质材料包裹,比如说仪表台上方,门板的扶手附近,高配车型在中控台上会有桃木的饰板和氛围灯,低配车型则是普通的镀铬饰条,但是在身体接触比较多的地方,比如说中控台下方,门板下方这些地方,都采用了硬塑料,方向盘也并没有太多的设计感,以途锐的定价来说,廉价感略强。


虽然途锐的轴距达到了2899mm,但是并没有反映到后排空间上,成年人坐在后座上,腿部空间也不会有特别宽裕的感觉。坐垫的长度足够,但是填充物偏硬,包裹性偏弱,座椅靠背的角度可以调整,但是最躺的角度也就是正常水平。相同平台的Q7有7座版,但是途锐只有5座版,节省的空间全部都贡献给后备箱空间了,在正常情况下,后备箱的空间达到810升,后排座椅还可以往前调,靠背放倒以后,空间扩展到了1800升。


可靠性方面,第二代途锐在后期的2015-2017款出现了发动机进水的故障,这是因为受大灯轮廓的限制,长时间在雨天行驶时,雨水可能会通过发动机进气口进入发动机,对此的召回方案是,拆下进气管道下方的排水阀,同时在发动机进气口处安装额外的导流板。


第三代途锐在E-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了5星评价,成人乘员部分为89分,儿童乘员部分为86分。

查看更多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