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哥们儿在驾校混饭吃,跟我倒苦水,说现在学员们最怵的不是S弯,是那绿灯闪烁的右转。
你说怪不怪诞,绿灯诶!
按理说一路坦途,结果稍有不慎,3分200大洋就蒸发了,比科目二铩羽而归还肉疼。
我探究一番,他讪讪地说,还不是那句“绿灯放行,暗藏玄机”的谶语作祟。
这事儿细想来确乎有些悖谬。
绿灯,在咱们的认知图谱里,无异于“撒丫子狂奔!”的指令。
可骨感的现实是,它有时更像个“温柔乡”,稍不留意就得让你荷包出血。
我敢断言,不少浸淫车坛多年的老炮儿也难免在此折戟。
谈及绿灯右转被罚,诸君的第一反应想必是:条子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但揆情度理,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种情形是,某些路口它压根儿就不是你想转便能转的。
譬如说,右转箭头灯呈赭红色,你直行灯泛着绿光就想溜之大吉,那断然不可。
这好比去饕餮盛宴,人家明文昭示“海鲜区每人仅限一份”,你非要偷偷摸摸顺走两份,不逮你逮谁?
另一种状况,亦是司空见惯的,便是“转弯须臾礼让直行”。
这句箴言听着耳熟能详,践行起来却步履维艰。
尤以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之地为甚,行人、电驴风驰电掣,你稍有怠慢,便可能酿成追尾。
甭跟我掰扯行人是否擅闯红灯,撞了你仍旧难辞其咎。
现如今,弱势群体是需要呵护的,咱得认栽。
再有一种较为隐晦的坑,在于“右转跬步不离专用道”。
有些路口擘画了右转专用车道,你偏要舍近求远,在直行道上右转,那亦得乖乖领罚。
这宛如高速上的应急车道,没事儿别信马由缰,摄像头可不是吃素的。
当然,最令人挠头的,莫过于那些“潜规则”。
即便有些地方未曾白纸黑字地明文规定,但心照不宣的默契便是“绿灯右转,务必减速”。
绝非那种蜻蜓点水般的敷衍,而是真真切切地慢下来,洞察周遭状况方可通行。
甚或有些城池,直接勒令“停车凝睇”。
你以为你是舒马赫附体,一脚地板油就箭步如飞?
等着收挂号信吧。
老实说,当下路上的“魑魅魍魉”委实太多了。
有些行人、电驴骑士,压根儿不瞅路,横冲直撞,全然无视交通圭臬。
遭遇此等境况,咱也只能自认倒霉,宁可多驻足片刻,也莫要跟他们针锋相对。
鄙人早年间便经历过一遭,一个外卖小哥胯下的电驴,犹如脱缰的野马般疾驰而来,我仓促之下,一脚将刹车踩到了底,ABS都介入了,险些没把他送走。
彼时我心跳骤停,真怕惹上官司。
从法理层面考量,《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业已昭示得淋漓尽致:机动车转弯需礼让行人。
违背此条,轻则罚没银两,扣除分数,重则背负事故责任。
是以,咱还是恪守交通章程为妙。
实则,归根结底,绿灯右转这码事儿,考量的还是诸君的安全意识。
现如今路上的摄像头鳞次栉比,恨不得将你的每个举动都巨细靡遗地记录在案。
与其怨天尤人,指摘交规严苛,倒不如砥砺精进,涵养良好的驾驶习惯。
谨记以下几点:右转前先审时度势,看清灯色,察看有无专用道,复又凝视有无行人、电驴。
委实无法断定,则放缓节奏,再慢一些。
有句老话说得在理,安全才是归家的捷径。
少争那几秒钟的光阴,多一份安宁,才是重中之重。
终归,谁也不愿因为一个右转,就让自己的腰包和心绪都“绿”了吧。
话又说回来,这种“绿灯陷阱”莫不是也折射出咱们城市交通筹划方面的一些罅隙?
是否应当更为明晰地标识,更为人性化地引导,避免让普罗大众一不小心便沦为“韭菜”?
这恐怕是更值得吾辈深思熟虑的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