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毛泽东进入北平后,检阅部队所用的车辆是美式军用吉普车,还是从国民党中缴获的, 毛主席就是坐着一辆没有车门,手动的雨刮,非常简陋的吉普车在西苑机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当时一张毛泽东检阅部队照片被斯大林看到,斯大林批示有关部门。将当时苏联制造的最先进的 “吉斯110”、“吉斯115”等一批高级轿车赠送给中国领导人。
1924年,位于莫斯科的阿莫汽车厂(AMO,即Avtomobilnoe Moskovskoe Obshchestvo)生产出了苏联的第一批10辆阿莫-Φ15型轻卡,标志着苏联汽车工业的起步。随后,该厂更名为斯大林汽车厂,并在之后又改名为利哈乔夫厂。
到20年代末,苏联的汽车产量已达2000辆,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90%的汽车仍需依靠进口。
在1928年,斯大林撤换了该厂负责人,并下令扩大该厂规模,开始生产载货汽车、客车和轿车。与此同时,该厂也更名为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受到了斯大林为政府领导人研制高级轿车的命令。
自1933年起,该厂开始生产其主要车型吉斯-5、吉斯-8和吉斯-16。再到1936年,斯大林汽车厂仿照美国豪华轿车帕克德(Packard),制造了供政府公务专用的8缸高级轿车吉斯-101。根据斯大林的命令,首批吉斯-101被分配给当时的苏共中央主席团(即政治局)委员和5位元帅使用。
1941年初,一辆基于吉斯-101设计的防弹轿车呈现在斯大林面前。而到了1945年6月底,斯大林汽车厂生产出了著名的吉斯-110型豪华轿车,其外观设计也更加类似美国的帕克德车型。“吉斯110”(ZIS-110)是在1946年推出的高级轿车,是1944年前苏联对美国1942年款“派克超八”的逆行工程,五台样车于1945年8月完成。 当时就流传 称“ 吉斯110”的生产线是美国派克公司 “派克180”淘汰的生成线,不过没有得到官方的说明,此种说法也只是传言。“吉斯110”是前苏联中央委员特别定制的高级轿车,年产量只有区区十几辆。 吉斯110还有敞篷版,斯大林和赫鲁晓夫非常喜欢坐着出去巡游。“吉斯110”配备了直列8缸汽油发动机,拥有140匹马力和带有同步器的3速手动变速箱。该车型的油耗为每百公里23升,最高车速可达到140公里。作为一款手工制造的稀有车型,吉斯110的数量非常有限,其地位可媲美英国劳斯莱斯。除了独联体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很难在其他地方见到这款车型。在1958年停产时,吉斯110的总产量仅为2083台。
吉斯115是吉斯110的防弹版本。为了提高安全性能,车身安装了8毫米厚的装甲,并且配备了70毫米厚的防弹玻璃,有效阻挡子弹和弹片的侵入。车窗玻璃只能下降一半,以增加防护能力。底盘也加装了厚实的装甲,能够抵御地雷爆炸的冲击。车厢内部还配备了可升降的玻璃隔断,可以与前面的驾驶舱进行隔离,既能提供防弹保护,又能保护隐私。整个轿车的自重超过7吨。目前,俄罗斯也仅剩一辆当年产的吉斯115
吉斯115配备八缸的6.0升发动机,最高时速140公里。随后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上台否定斯大林,将斯大林汽车厂改名为利哈乔夫汽车厂 简称为吉尔(ZIL)。
以生产前苏联领导人专用的“吉尔牌”轿车闻达于海外的大型汽车厂,苏联解体后,由于产品老化、体系落后,利哈乔夫工厂也进入到了衰落时期,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中,汽车产量越来越少。从1992年起开始走下坡路,2004年曾一度破产。2014年,利哈乔夫汽车厂开始被清算,主要建筑物开始被拆除。这座曾经年产20万辆汽车,代表了苏联工业成就与骄傲的巨型工厂消失了。市政府在原址上用作房地产开发。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