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傅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维修案例,事儿不大,但结局有点出乎意料。前两天店里来了一辆奔驰G500,仪表盘上亮起了灯光报警,提示左侧尾灯故障。这种问题咱们见多了,心里当时还想:这还不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嘛!
结果呢?老师傅妥妥地“翻车”了。具体情况咱慢慢道来。
接到车,一看仪表提示,直奔左后尾灯。果然,左侧的尾灯不亮。这车的尾灯用的是双丝灯泡,集成了刹车灯和尾灯功能。心想,八成是灯泡烧了,小问题!找个同型号的品牌灯泡换上,收工!
可现实给了我们一“耳光”。换上新买的品牌灯泡,故障灯依然顽固地亮着,左侧尾灯也依旧“沉默”。这就有点意思了,不是灯泡的事儿?那肯定是线路或者模块出问题了呗。
于是,抄起万用表,开始查线路。测量线路对地电阻,正常!检查线路通断,通的!线束没问题。那矛头就指向了控制模块。会不会是模块进水或者烧了?
小心翼翼地把模块拆下来,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结果……模块干干净净,针脚整齐,没有任何进水腐蚀或烧蚀的痕迹。这就奇了怪了,线路是好的,模块看起来也是好的,新灯泡也是好的(自以为),问题到底出在哪?
维修陷入了僵局。我们决定再回归基础测量,这次来个左右对比。重新插上灯泡,测量左右两侧尾灯输出端对地的电阻值。这一测,还真测出了点门道。
测量右侧电阻1.6欧姆
测量左侧电阻0.7欧姆
右侧正常尾灯输出端的对地电阻是1.6欧姆,而故障的左侧,电阻值却只有0.7欧姆。虽然差距不大,但看来问题就出在这个细微的差别上!
难道是灯泡本身“不合格”?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交叉试验:把右侧正常的原厂灯泡和左侧新换的品牌灯泡对调了一下。好家伙,故障果然跟着灯泡跑到了右边!这下实锤了,就是新换的这个品牌灯泡在“搞鬼”。
没辙了,只好订来一个原厂灯泡。换上之后,故障灯瞬间熄灭,左侧尾灯也恢复了正常。
都是双丝灯泡,功率标称也都是5瓦(尾灯)和21瓦(刹车灯),为啥品牌的就不行呢?这个原厂灯泡是个进口货,产地匈牙利。归根结底,是车辆的后SAM模块(后部信号采集和执行模块)不认可那个品牌灯泡的电气参数。
对于奔驰这类高端车型,它的灯光系统通常带有精确的自检功能。模块会监测每个灯泡的电流或电阻值,如果检测到的数值不在它预设的非常精确的范围内,它就会判定为故障,从而点亮报警灯。咱们换的那个品牌灯泡,估计是内部灯丝电阻、材质或者工艺有细微差别,导致其工作时的电气特性无法通过原车模块的“火眼金睛”。
这次经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市面上品牌灯泡,比如飞利浦,假货确实多,防不胜防。另外,也有些厂家生产的灯泡,质量不达标,存在参数虚标的情况。在普通车型上可能感觉不出来,但遇上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带精密自检系统的高端车,立马就“原形毕露”了。有时候真不是咱们技术不行,而是这些“李鬼”配件实在太坑师傅!
所以各位同行,以后再修这类高端车的灯光故障,排查了线路和模块之后,如果还搞不定,不妨多留个心眼:换个绝对保真的原厂灯泡试试,说不定就有惊喜。别再像我们一样,在一个小小的灯泡上“翻了车”,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