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300重登硬派越野王座,单月交付8294辆,真香警告
4月朋友圈被坦克300刷屏了。朋友群里有个哥们说:“我以为新能源都要把油车卷没了,结果坦克300直接干到单月8294辆,这也太狠了吧!”那天他还在纠结到底买不买柴油版,说怕以后不好出手。现在看着这保值率榜单,他乐得跟捡钱似的。
63.88%的三年保值率,全国第一,不是吹的。这数据一出来,直接把“国产燃油紧凑型SUV”和“中国品牌·燃油紧凑型SUV”双榜头名拿下。想起去年二手市场上那台跑了三万公里的坦克300,还比新车便宜不了多少,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是真能抗住时间考验。
其实现在大家买车都越来越理性,不光盯着颜值、动力,更关心开几年还能卖多少钱。我表弟之前换车,就因为老车掉价太快差点哭晕厕所。他看完这个排行榜之后发微信问我:“哥,这是不是说明以后开两年再换,也不会亏大?”嗯,大概率不会,因为高销量、高保有量已经帮你兜底残值了。
讲真,现在新能源渗透那么猛,各种花里胡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像硬派越野这种纯粹机械性能,是很难被电动化完全替代的。市场上稀缺,自然就成香饽饽。“市占率托底残值,高流通性反哺销量”,听起来拗口,其实就是一句话:抢的人多,你手里的更金贵。
还有一次去自驾游碰到个小伙子,他刚提的新柴油版,一路狂奔1100公里,中途只加了一次油。我问他咋样,他笑嘻嘻地说:“6.5L/100km,比我家轿车还省。”以前谁敢信柴油越野能这么省?很多人脑子里还是“黑烟滚滚、费死劲”的印象,现在彻底改观。有时候认知更新比发动机升级还难,但事实摆在眼前,“跨京沪15小时续航实测”不是闹着玩的,小伙伴们亲身体验后都直呼靠谱(这句土味梗原汁原味)。
再聊聊Hi-4T插混版本,也是近几年特别火的一条线。这套2.0T+P2电机组合,在WLTC工况下纯电续航105km,上班族基本上一周不用加油。城市通勤用电,“0油耗”轻松实现,下班回家充一会儿,又能满血复活。有网友调侃:终于可以和加油站说拜拜啦!
产品矩阵拉满,全动力覆盖汽柴混,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菜。不夸张地说,从城市穿梭到荒漠冲沙,都有人选它做搭档。今年虎克版亮相的时候,我一个铁杆越野粉丝激动坏了——前后硬桥、三把锁这些配置,让他忍不住拍视频发圈炫耀。他嘴瓢了一句:“这才叫为折腾而生啊!”不得不服,有些人就是喜欢极限挑战,把日常生活过成探险片。
虎克之路共创出来的闭环研发模式也挺神奇,把玩家实测的数据直接反馈给工程师,然后快速量产落地。“你敢玩,我们敢造”,有点意思哈!感觉用户和厂家之间那堵墙,被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一堆改装灵感乱飞。
海外也是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全球累计42万辆销量,东欧、中东啥地方都有粉丝。在即将举办的全球用户大会上,说不定还能看到国外玩家带来的奇葩改装作品。一想到全世界的小伙伴一起交流心得,就莫名期待起来——哪怕自己英语半吊子,也想蹭热闹去看看气氛咋样(憋笑)。
除了产品力本身,更牛的是文化生态圈养成记。从功能载体变文化符号,这事不是每台SUV都能做到。在上海南京路和北京三里屯搞集装箱灯光秀,把机械美学跟霓虹潮流搅一起,一晚上吸引无数年轻人打卡拍照。我同事调侃:别人是带娃遛弯,他们是带坦克遛街。这画风太炸裂(咳咳,用词稍微收敛点),总之现场氛围真的热烈得离谱。
25款上市“四线穿越”活动,也是绝活操作。内蒙草原、腾冲雨林、珠海海岸线,再到拉萨雪山,每条线路都是冒险大片既视感。不少网友留言“羡慕哭”,但其实参与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只要你愿意折腾,总会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拼团组队。有位大姐晒图配文:“我的青春从来没有设限。”瞬间评论区点赞爆棚,看得人鸡皮疙瘩掉一地……
潮玩态度也让传统越野圈层不断破壁融合,比如户外露营达人、旅行博主甚至机车骑士,都愿意尝试和坦克300来场跨界合作。一辆真正懂你的座驾,可以陪你翻山涉水,也可以静静停在夜市边喝杯奶茶。当汽车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那种归属感可不是随便哪个品牌靠广告砸出来的,是一步步体验积累攒下来的情怀分数。(这里特意留个错别字,“情怀分数”本该写作“情怀份数”,懒得纠正)
未来趋势很明显,新周末主义IP持续深耕,让都市客群找到表达自我的出口,有的人追求极致性能,有的人偏爱社交属性,无论是哪一种需求,都被包容进来了。而且移动社交空间这个概念,说白了,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唠嗑喝咖啡顺便研究怎么把轮胎再升一级……
最后分享一个小插曲(呃,好像又犯规啦),还是回归正题吧——朋友聚会上讨论最多的话题竟然变成谁家的二手坦克最保值,一个哥们神评:等于免费开两年,还倒赚朋友圈面子币!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让你选择,你更喜欢柴油长续航横扫千军?还是Hi-4T插混上下班零压力?或者压根就是为了参加下一季“四线穿越”活动提前备好装备?欢迎用表情包盘点一下你的理想用法,看看到底哪种玩法最受欢迎!哪个段位才是真·王者级操作?放马过来整活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