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盟的汽车版图里,马来西亚一直是个绕不开的名字。这里的车市,不像某些国家靠进口撑场面,而是本土品牌有着特别强的存在感。走在吉隆坡的大街小巷,你十有八九会看到Perodua和Proton的标志,这两个牌子,就像马来西亚的早茶和湿热天气一样,融进了老百姓的生活。
9月份的最新数据一出来,朋友圈里的车迷都开始热议:总销量58490辆,同比只涨了0.2%,但今年1-9月累计卖出57.9万辆,反而比去年少了2.8%。一阵风一阵雨,市场就是这样微妙。
头牌还是Perodua——9月卖了23394辆,1到9月一共出手25.5万辆,这份成绩就是稳定的老大。紧跟其后的是Proton宝腾,9月12573辆,累计11万辆。宝腾曾经跌得很惨,差点被人遗忘,如今在中国吉利的拉一把、技术加持下,摇身一变成了“马来二哥”,这反弹速度比股市里的黑马还要精彩。
第三和第四是日系老朋友——丰田(9月8040辆,累计9.1万辆)和本田(9月4329辆,累计5.1万辆),依旧在B/C级轿车和SUV领域有号召力,不少马来司机还说“开丰田是种安心,本田则是种情怀”。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品牌正在这里搅出一池春水。奇瑞、比亚迪、长城……它们不再只是外国人眼里的“新来者”,而是越来越有话语权:奇瑞9月卖1872辆,比亚迪也破了千辆,两者年累计分别是2.3万辆和0.8万辆。别看数字还比不上本土和日系,但这才几年时间?
尤其是吉利通过与宝腾的深度合作,把“中国技术”彻底摆上了马来人的餐桌——从底盘到智能互联,原本被认为只有豪华车才配的配置,现在在十几万马币的车里就能享受,这就是所谓的“科技平权”。比亚迪更是把电动车带进主流视野,不少年轻人开始对油车说拜拜,那股电动化的浪潮,已经从城市蔓延到郊区。
马来西亚车市的变化恰恰折射出一个趋势:消费者的眼光,不再只是看牌子,更关注实用、配置和设计感。日系的“耐用”、本土的“亲民”,加上中国品牌的“高配低价”,这一锅混合汤,未来只会更热闹。
你觉得,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市场里,中国品牌有没有机会干掉日系,直接冲到前二?还是说本土品牌的根基太深,很难撼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看看大家心中的未来车市会怎么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