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备受瞩目的《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并将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这份文件标志着我国皮卡车型首次拥有了国家级的规范化标准,为皮卡的生产、使用以及政策制定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该技术标准从根本上明确了国家对于皮卡车型发展的方向,即推动皮卡向M1类乘用车标准靠拢,使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货车属性,而是成为具有商业和家庭双重用途的多功能车型。紧随标准发布,中汽研迅速行动,将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皮卡车纳入C-NCAP碰撞测试范围,彰显了管理部门对皮卡车型定位重塑的决心。
随着皮卡技术标准的发布,皮卡车型有望摆脱15年报废、年度检验以及高速公路限速等限制,加速皮卡解禁政策的实施,为皮卡通勤梦想的实现铺平道路。同时,这也可能意味着皮卡将改变其轻型货车的定义,实现身份的转变。对此,众多皮卡用户和潜在消费者表达了高度关注,并期待皮卡能够正式归入乘用车范畴,从而彻底摆脱现有的种种限制。
然而,对于皮卡是否应脱离货车范畴归入乘用车的问题,笔者认为并无必要。
首先从产品成本角度考量,若皮卡归入乘用车范畴,其生产研发成本必将上升,进而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目前,皮卡在我国被分类为N类载货汽车,其生产制造标准相较于M类乘用车更为宽松,这也是皮卡在同等配置水平下相较于SUV车型具有更高性价比的重要原因。一旦归入乘用车范畴,这一性价比优势将不复存在,对厂家和消费者而言均非利好。
不仅国产皮卡购车价格将上涨,进口皮卡亦将面临同样境地。在排除经销商恶意加价的情况下,进口皮卡的价格与海外市场大体相当,这主要得益于其作为货车进口时较低的税率。若归入乘用车范畴,进口皮卡的综合税率将从目前的30%左右飙升至120%,这将导致车价大幅上涨。以福特猛禽为例,其在国内的终端售价已涨至80万左右且供不应求,若按乘用车税率计算,其价格恐将进一步翻倍。
其次从政策层面考虑,归入乘用车范畴后皮卡将面临更多的限制如摇号限购、载物限制等这将导致购车难、用车难的问题出现。乘用车虽然看似更为便捷但其实也存在诸多限制如在一线城市中的限号、限购等政策若皮卡也需摇号购买则其原本的购车自由优势将不复存在同时其他类似的限制政策也将对皮卡市场需求造成压制。
再者从使用角度来看归入乘用车对皮卡货箱的使用也将产生显著影响根据管理习惯货箱可能需要加盖封闭这不仅涉及货箱盖规格种类的规范问题还将对货箱的多功能使用造成限制如无法装载自行车或摩托车等这将严重削弱皮卡的多功能属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皮卡车技术标准为皮卡单独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善管理办法而非简单地将其归入乘用车范畴《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出台已经为解决皮卡面临的矛盾创造了条件我们应在保持皮卡乘用化属性的同时不忘其货运属性制定配套的管理标准才是明智之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