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近上演了一出大戏。
一排欧洲车企的大佬们,
签的不是什么合作大单,
而是一份来自安世中国的新规矩。
另一边,刚“接管”了安世的荷兰总部,
荷兰人这回玩砸了
事情的起因,是荷兰政府的突然发难。
他们翻出一部上世纪的老法律,
就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
不仅把中国籍CEO给踢出局,
还冻结了上千亿的资产。
这操作,怎么看都不像走程序,
倒更像是明火执仗地抢劫。
连不少西方网友都忍不住调侃,
说荷兰这是要重操海盗旧业了。
谁掌握工厂谁说话
荷兰本以为能一举两得。
既打击了所谓的“中国资本”,
又能把关键技术留在欧洲。
欧洲的汽车和电子产业,
是欧洲汽车芯片供应链的命脉。
整个产业链都得“断气”。
现代半导体产业早就高度一体化。
把封装测试这种“苦活”外包给亚洲。
他们觉得这部分不值钱。
就是把“图纸”变成“产品”的关键一步。
芯片设计再牛也只是废纸一张。
一年能处理超过500亿颗车规级芯片。
承担了全球约七成的封测产能。
最终还得看中国工厂的脸色。
教科书式的反击
就在荷兰总部宣布接管后,
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元件。
安世中国团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任何外部乱指挥,概不执行”。
直接把荷兰总部的后台系统给断了。
不好意思,我们自己发工资,
就像工地上师傅看到一张离谱图纸,
直接吼道:“谁给的?返工!”
三条新规矩摆在了欧洲车企面前。
不签,就意味着彻底断货。
欧洲车企的大佬们彻底慌了神。
大众高管据说在发布会上,
急得把PPT都掉地上了。
奔驰的采购负责人拍着桌子嚷,
连雨刷器都不敢开快点。
没有实力空谈股权
荷兰经济部长文森特也坐不住了。
他自家的飞利浦、ASML也跟着冒汗。
说想在几天内跟中方谈谈。
走的可是你们欧盟的全套官方流程。
拿一张冻结令就想推翻一切?
世界的投资者可都看着呢。
供应链这东西,不是即插即用。
所以我们看到了开头那一幕。
荷兰总部手握一纸空头股权,
却连一个芯片都调动不了。
结语
就像一堂生动的公开课。
谁能造,谁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远比金融和政治手段来得更实在。
一拍大腿说:“早就该这样!”
就来自于东莞那些灯火通明的厂房,
来自于那一条条飞速运转的产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