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

一台3门2座的电动小车,续航180km,外观还挺时尚前卫,说实话,一看就知道是为城市里头那些生活节奏快、空间紧张、停车难的地方量身定做的。可问题也接踵而来——这种“买菜车”,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它究竟能不能成为城市出行的主力军?

买菜代步车这个词,近年来特别火。以前说起“买菜车”,总带点调侃:“你那车不就是买菜拉货的嘛?”可现在,谁还敢小看“买菜车”?从五菱宏光MINI EV掀起风暴开始,大街小巷每天都能看见这类小车“游荡”。今天领途L6e/L7e横空出世,规格配置又提升一截,外观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土里土气,反而个性张扬。按理说,这事儿应该是好事儿,但扎扎实实地问一问:大家真的喜欢小买菜车吗?喜欢到了愿意掏钱买吗?

先说优点。3门2座设计,一下子解决了“人不多、空间闲置”和“车身太大、停车难”的问题。你要是跟媳妇儿、爸妈还有娃天天满员出行,肯定不合适,但要是单身小伙或者老两口,接送孩子、自己上下班,两座车其实刚好够用,还节省空间。而且180公里续航,说难听点真的就是个“买菜车”标准,大城市你绕着最大一圈跑一遍,撑死三四十公里。你星期一出门,周五再充一次电,都没问题。别说还有可DIY的装饰图案、悬浮仪表盘,这些“花活儿”年轻人也喜欢:谁还不想有辆自己的“个性车”?

可是,实际情况真有这么理想吗?我们历来讲究“一车多用”。中国人买车就像买家电——要啥都能干!你说代步,当然好使。但是谁敢保证家里不来个亲戚需要接送,临时拉点行李不需要用空间?车买小了,万一儿媳妇怀孕要去医院、父母来串门顺路带一大袋水果、孩子突然要带全班小朋友出去玩——咱用啥?买不起第二辆车的,大概率还是会选择空间大点的家轿或者SUV。

再想深一点,180km续航听着不少,但对于老家村镇或者城市周边的很多地方来说,还真是不够用。尤其一到冬天,电池续航打折扣,空调一开,再跑点高速(这款还是90km/h的极速),你指望着它当主力工具?那真得看你是不是就天天在小区附近打转,稍微远一点出趟门,你会心里发虚。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有人说,高铁飞机都不愁,买这种买菜小车,图啥?图的其实就是方便呗。可是这事真的方便吗?多少人买了小电车,发现小区没法充电,或者物业根本不让拉飞线。更现实点,一线城市限流、限购、停车场寸土寸金,你觉得轮到买菜车来解决大问题?别说你,开发商都未必有动力配合。还有,3门2座,听着特时尚,可爸妈要上车下车,多半觉得麻烦;下点小雨、买点大米水果,后备箱空间也未必顶用。外观再炫,还是绕不开实际需求。

很多人一提小买菜车,总爱对比几十年前的“老头乐”“地摊车”。其实今天的买菜电动车已经甩老头乐好几条街,无论安全性、环保性、科技配置、用户体验都进步巨大。这也是国产车这些年最大变化之一:汽车审美和需求都在全面升级。我们愿意为“前卫时尚”买单,也愿意为“个性化”买单。今天的中国城市,不缺便利和共享,但私人化的“小确幸”,却越来越成了稀缺品。一辆属于自己、想去就去的“小车儿”,几乎成了每个都市青年内心的“梦中情车”。可是,美好的梦想能不能剥离现实的不便?独处的捷径能不能抵消生活琐事的庞杂?

再多想两步,智能科技或者“潮酷颜值”固然重要,但如果买菜车最终沦为城市中“第二辆闲车”,最多完成日常买菜、接娃的“最后一公里”,你说意义重大吗?有。可放眼全国,那些脚踏实地看重“性价比”的人,真的把它当刚需吗?生活不是体验馆,更不是展厅,天天要跟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底气,得自用户实需求。说到底,这种小车子的真正春天,是不是得等法规政策、充电配套再上一层台阶以后才到来?现在你让我选,买辆小轿车一步到位,还是买小买菜车轮流代步,我八成还得举棋不定。

说回领途L6e/L7e这款新车。这车其实挺诚意满满:燃点需求——满足你短途代步的刚需浪潮;搞点个性——让你看着顺眼、开着有范儿;配点实用——两座车后尾门设计,转身能多塞点东西。但如今车市太“卷”,消费者也学聪明了,问的第一句永远是“这东西实用吗?”愿不愿意掏钱买你的前卫时尚,还是看你究竟能给我带来多大便利。说到底,生活就是一场“妥协的艺术”。车再酷炫,你得先能用着顺手;再个性,你得先能经得住日常考验。要让“小车身大用途”,还真不是设计师脑子里的几个亮点设计就能解决的。

这里我倒要反问一句:到底是谁在给小买菜车“造势”?真的需求在膨胀,还是情怀、政策和新鲜感的凝结?说到底,科技和市场的推动是一面,普通百姓日积月累的习惯与心理才是一面。亿万中国家庭真正的用车方案,会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分化,这没错。但主流的大流,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只认2座小电车,那是真正的“理想国”。

你会问,这车未来能火吗?我觉得在特定场景、特定人群里,肯定会火。小区附近、老城区、代步刚需、预算有限,加之00后、95后追求个性又图省心,这车就是“生于需求”的产物。它的优点没人能抹杀,但它的“有限性”也注定了走不到千家万户。就像快餐、外卖、便利店,你再快也不能代替家常便饭。买买菜、偶尔开、说不定租来用,挺好。真要说家家户户只开两座小电车,那还真是想多了。

最后想说,中国汽车市场就是一锅大杂烩,什么都有、啥也不奇怪。消费需求正在细分、变化,选择也在变多,谁也别轻言绝对。今天小买菜车前卫一点,可能明天又有三厢、SUV混个电混出来,让你耳目一新。对于厂商来说,多一种探索,多一份可能;对于咱老百姓来说,合适就买,别跟风,别着急。别光看颜值、看参数,想想“自己咋用”,才是正经事。

大家都在说新国货崛起,我明白你们想表达的骄傲,但别忘了:每一辆新造型的买菜车背后,都需要一个中国家庭的真实需求来支撑。你说是吗?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城市小买菜车来了,续航180公里,实用和适用你会买吗-有驾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