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

讲真,看到一汽丰田bZ5那个12万起的售价,我第一反应不是车好不好,而是丰田是不是疯了。

不,不是那种打了鸡血的疯,是那种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家业,突然发现隔壁老王家的小孩用互联网思维开连锁店,把自己干得只剩底裤的疯。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这是一种心态崩了之后,大彻大悟的疯。

一种“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卡车冲锋。

过去我们聊丰田,聊的是什么?是“开不坏的丰田”,是匠人精神,是品牌玄学,是你加价买车还得排队,销售鼻孔朝天的底气。丰田最值钱的东西,从来不是车,是“丰田”这两个字。这是一种信仰,一种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就像有人信奔驰的标,有人信苹果的生态,信丰田的,信的就是那个“踏实”。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但在今天这个电动爹的时代,这套逻辑坏了菜了。

你的发动机再牛,变速箱再丝滑,对不起,现在大家用电机,一脚电门下去,管你什么V6、V8,统统变成弟弟。你的省油,在一度电几毛钱的家充桩面前,更是个笑话。

丰田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武林宗师,突然发现时代变了,大家开始玩儿枪了。你还在扎马步,人家已经开始讨论98K和八倍镜了。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所以bZ5这车,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正常的车来看。

你得把它看成是丰田的一次“应劫”。是在新能源这个修仙副本里,被各路新势力打得元神出窍之后,老牌天尊的一次被迫飞升。

这个12万的价格,不是产品定价,是投名状,是缴械书,是写给所有国产新势力的一封战书,上面就四个大字:给条活路。

我们来看这车的具体配置,就更有意思了。

什么锤头鲨前脸,128颗LED尾灯,这些都是皮相,花里胡哨的东西,属于基本操作,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逻辑冲突。

比如,它全系标配TSS智行安全系统,高配还拉着Momenta搞了个Toyota Pilot,甚至堆了一个激光雷达和五个毫米波雷达。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看到这里,我就笑了。

自动驾驶、智能辅助,这玩意儿的关键在哪?在特斯拉吗?在蔚小理吗?

错了,在中国特色的“老头乐”和外卖电瓶车上。

你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都不如早晚高峰去城中村的主干道溜达一圈。任何AI,在一位对交通规则有着自己独到理解的大爷面前,都会显得像个智障。大爷一个鬼探头,你那身价不菲的激光雷达,瞬间就变成了行车记录仪,忠实地记录下你成为全责方的那一刻。

所以丰田搞这些,不是为了让你真的去依赖它。它的本质是一种“电子菩萨”。你花钱请回家,不是为了让它帮你开车,是为了在你不得不自己聚精会神、手心冒汗地开车时,给你一点“菩萨保佑”的心理安慰。你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车里的雷达和摄像头在陪着我。

真的,我作为一个经历过早期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毒打的中年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那些功能,你开着的时候,比你自己开还累,因为你不仅要盯着路,还得盯着它,怕它突然发癫。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这玩意儿不是科技,是玄学。

然后是电池安全,说什么五重防护,四大冗余。

这套说辞,现在是个车企都会背。就像每个闯荡江湖的人,都说自己练了金钟罩铁布衫。但真被人一板砖拍脑袋上,晕不晕,只有自己知道。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讲真,电动车的安全,本质上也是一种玄学。你做得再好,也挡不住用户自己骚操作。

所以丰田宣传这个,核心逻辑不是“我的电池绝对安全”,而是“你看,我都做到这份上了,再出事儿可真不赖我了”。这是一种免责声明,一种求生欲的体现。

说到求生欲,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时候为了不挂科,在论文最后写的那些感人肺腑的自我批评。没什么用,就是态度要好。

Anyway,回到bZ5。

丰田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它在用尽全力去理解这个它曾经看不懂的市场。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15.6寸大屏,200多个APP,1.44平米全景天幕,外放电功能……这些东西,搁在五年前的丰田,你敢想?设计师提出来,估计当场就要被开除。

这不丰田,这很“新势力”。

这就是丰田“悟了”的地方。它终于明白,现在的消费者,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一个能露营、能K歌、能带娃的大玩具。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至于这车开起来怎么样,动力线性不线性,底盘扎实不扎实……这些过去最重要的东西,现在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这是一种悲哀,但也是事实。

丰田终于放下了身段,开始用一种近乎笨拙的方式,去讨好用户。

“老板,您看我这屏幕大不大?APP多不多?天窗亮不亮?求求您了,买一辆吧。”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bZ5这辆车,是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丰田这个巨人的焦虑、迷茫和挣扎。它用一个极具攻击性的价格,和一身不太协调的“新势力”装备,冲进了这个它最不熟悉的战场。

它不再谈什么品牌传承,不再讲什么匠心独运,它开始学习对手,模仿对手,甚至试图用对手最擅长的方式去打败对手。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这是一场掀桌子式的闪电战。如果说之前的新势力是把蛋糕切走了,那丰田现在就是要把整个餐厅都给你点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你会买吗?

丰田心态崩了:这台12万的电车,每个细节都写满了“求生欲”-有驾

如果你是传统的丰田粉丝,你可能会觉得它“血统不纯”了,少了点“内味儿”。

但如果你是一个想买纯电车,但又对新势力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不太感冒,只想要一个“底线保障”的用户,那这台“缝合怪”一样的bZ5,可能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它就是这么个矛盾的玩意儿。

它用尽全力想证明自己还是那个可靠的丰田,但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告诉世界:那个旧时代的丰田,已经回不去了。

最终,决定它生死的,不是那些冰冷的参数,也不是那些营销话术。

而是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当“丰田”这个金字招牌,开始卖12万的纯电车时,它的信仰光环,还剩下多少?

但能买,就是能买。

毕竟,这个价格配上丰田的标,对于很多人来说,本身就是最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比你车里装多少个雷达都管用。

我说的,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