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迎来历史性转折。比亚迪以多点开花的市场表现,在亚太、欧洲、南美等全球多地市场销量霸榜。成为首个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同时登顶的中国汽车品牌。
亚太市场:新能源市场高歌猛进
泰国:新能源销量达8,800辆,罗勇工厂二期投产后本土化率提升至65%,ATTO 3连续12个月稳居新能源SUV榜首。2025年曼谷国际车展上,比亚迪单日订单突破500辆,首次超越丰田成为展会“流量王”。
新加坡:以2,200辆的销量实现全品牌(含燃油车)市占率20%,连续两年蝉联销冠。元PLUS占据当地电动车市场45%份额,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采购的300辆电动巴士中,比亚迪占比超六成。
中国香港: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的标杆市场中,比亚迪以2,500辆的成绩首夺季度销冠,每3辆新车中就有1辆悬挂比亚迪LOGO,特斯拉Model Y被挤出前三。
发达国家市场同样捷报频传
澳大利亚:海豹车型以“5万澳元以下最佳电动车”口碑横扫市场,8,800辆的季度销量中,60%来自非华裔用户。比亚迪SHARK插混皮卡首秀即成爆款,单月销量达第二名三菱欧蓝德的两倍。
日本:尽管面临本土品牌狙击,比亚迪海豚仍以1,200辆的成绩跻身进口电动车前三,东京银座旗舰店日均客流量超300人次。
南美市场:在新能源渗透率不足5%的南美,比亚迪用产品适配性打开增量空间:
巴西:单季度销量突破2万辆,市占率从2024年同期的18%飙升至31%。宋Pro DM-i成为中产家庭首选,而比亚迪唐作为总统卢拉的官方座驾,带动公务车采购订单激增200%。圣保罗街头,每10辆电动出租车中就有7辆为比亚迪车型。
智利:凭借“高山版”海鸥(续航优化20%、配备防紫外线天幕),在安第斯山脉地区市占率突破45%。与政府签订的2,000辆电动巴士订单,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
欧洲市场:比亚迪以高端化+场景化突破壁垒
英国:销量同比激增620%至9,300辆,宋Plus DM-i登顶插混车型销量榜。右舵版海豹旅行车首季度交付3,200辆,伦敦金融城白领称其为“通勤神器”。
挪威:200辆纯电动矿用卡车交付矿业巨头LKAB,-30℃极寒环境下续航衰减率仅12%,打破欧洲特种车辆电动化僵局。
德国:慕尼黑设计中心主导开发的猎装车“仰望U9 GT”,首季度获1,500辆欧洲富豪订单,平均成交价超12万欧元。
比亚迪的全球化2.0战略,正在超越单纯的整车出口:
产能布局:匈牙利乘用车工厂、印尼KD组装基地将于二季度投产,海外年产能剑指80万辆。
技术输出:弗迪电池墨西哥工厂动工,未来将向福特、通用供应磷酸铁锂电池;为日野、斯堪尼亚定制的商用车平台,已拿下新加坡、瑞典政府订单。
标准制定:参与起草泰国电动车充电国标、巴西矿用卡车安全规范,输出中国新能源技术标准。
结语:当比亚迪在智利沙漠测试电池热管理系统、在挪威峡湾优化低温充电效率、为泰国雨季开发防腐蚀车身时,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不再是西方技术单向输出,而是基于场景创新的双向奔赴。正如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所言:“新能源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全球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