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上,比亚迪王朝系列那款D级概念车一亮相,就放出豪言要“蹚入40万级市场”,这事儿,颇堪玩味。一方面,国产品牌勇攀高峰,觊觎高端局,这绝对是桩美事,说明咱的技术、设计,都敢跟那些老牌劲旅扳手腕了。可另一方面,这40万的价码,金主们凭啥就得赏你这份脸?
明眼人都瞧着,如今这豪华车市,卷得都快成麻花了。那几家常青树(奔驰、宝马、奥迪),身段那是越放越低,雷克萨斯、凯迪拉克也时不时地祭出些甜头。更别提,新能源这块,特斯拉Model Y 已经把价儿给锤下来了,蔚来、理想也在这个段位里贴身肉搏。比亚迪想在这刀山火海里抢滩登陆,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有人寻思,比亚迪这是想靠“国潮范儿”另辟蹊径。概念车那设计,什么龙须、飞檐、水墨山形,就差把所有中华图腾都一股脑儿地糊上去了。内饰更甚,敦煌丝路、竹木镶纸、非遗金箔,干脆整了个流动的中华瑰宝馆。这路数,有点像故宫跨界彩妆,试图用情怀牌来俘获芳心。
但关键是,情怀这玩意儿,能值几个子儿?设计再入眼,终归还是要看硬实力。40万的身价,买家们要的是舒坦劲儿、操控感、智能化体验,以及品牌带来的那点虚荣心。比亚迪在这些方面,能拿出什么看家本领?
比亚迪着重强调了它的“兆瓦级快充”技术,号称充电速度堪比加油。这确实是个抓人眼球的噱头,瞄准了电动车那“续航焦虑”的痛点。可问题是,快充桩的铺设进度咋样?有多少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秒回血”的便利?这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就算充电快,电池的安危系数、续航能力,也都是买家们心头的疙瘩。
再来说说牌面。比亚迪这几年蹿升得挺快,销量也上去了。但在不少人眼里,它还是个“平民品牌”,跟“奢华”二字,似乎有点隔阂。品牌形象的雕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年累月的积淀,以及持之以恒的产品力与口碑背书。
当然,比亚迪也有它的独门绝技。譬如,它的纵向整合能力很强,电池、电机、电控,都是自家攒的。这在成本把控和技术革新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者,比亚迪对国内消费者的喜好,也摸得更透。它知道国人中意啥配置,啥设计。
所以,比亚迪这次剑指40万级市场,到底能不能马到功成?依我看,关键还是看它能不能真正参透“奢华”的真谛。奢华不仅仅是堆砌硬件,更重要的是奉上一种卓尔不群的体验。这种体验,囊括了产品本身的性能、品质、格调,也囊括了售后服务、品牌调性、以及情感共鸣。
倘若比亚迪能把这些环节都拿捏到位,那它就有机会在这片红海里站稳脚跟。但如果只是仰仗“国潮风”和“快充”这些花哨的玩意儿,那恐怕很难撩动那些阅车无数的金主。
说到底,砸出40万,都能拿下顶配的小鹏G9了,你总得给个让人觉得“物超所值”的理由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