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降价2万!华为奇瑞联手破局高端市场,中产购车更精明

最近你要是去逛商场,可能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在一些大商场的汽车展区,华为的旗舰店旁边,往往就挨着一个叫“智界”的汽车展厅。

有位朋友就撞见了这么一幕:一个看起来挺懂车的中年大哥,指着一台标价三十二万多的智界S7,扭头就问销售:“你这车,跟隔壁那台五十多万的问界M9,用的是不是一套智能系统?”销售笑着点头称是。

智界S7降价2万!华为奇瑞联手破局高端市场,中产购车更精明-有驾

这大哥听完,眉毛一挑,一句大实话脱口而出:“那凭什么你们就能便宜十几万?”这个问题,可以说问到了点子上,也正好戳中了现在很多人买新能源车时心里头最大的那个疙超。

大家都知道华为厉害,但同样是华为深度参与的车,价格差这么多,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背后,其实是华为和奇瑞这两个巨头联手,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普通人买车的规矩和想法。

咱们先从最实在的地方说起,就是智界S7最近搞的那个优惠活动,直接给所有车型优惠两万块钱。

这一下,它的入门价格就从二十二万多,直接掉到了二十万出头的水平。

这个价格在汽车市场里可不是个小数字,它意味着整个战场的改变。

就在几个月前,二十多万这个价位,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特斯拉的Model 3,那是这个级别的标杆。

而现在,智界S7就像一个全副武装的“搅局者”,直接冲了进来。

根据行业里的数据统计,今年头四个月,像智界S7这种中大型纯电轿车,大家买到手,平均花销都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五万这个区间。

智界S7降价2万!华为奇瑞联手破局高端市场,中产购车更精明-有驾

智界S7之前的销量虽然不算顶尖,一个月卖个三千多台,但它把价格降到二十万级别后,整个情况就不一样了。

它不再是硬着头皮去跟那些卖三十多万甚至四十万的蔚来ET7、极氪001去正面硬刚,而是调转枪口,直接对上了比亚迪海豹、小鹏P7这些在二十万级别卖得非常好的车型。

这就形成了一种巧妙的打法,我用比你更高级别的车身尺寸和技术配置,来卖和你差不多的价格,这就让很多原本在这些车型之间犹豫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智界S7。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配置给得特别大方,甚至有点“不讲道理”。

就拿那个优惠完三十万出头的Ultra运动版来说,它同时给你配上了华为最新的那套顶级的ADS 3.0智能驾驶系统和一套能升降底盘的空气悬挂。

这两样东西,你要是去买蔚来的车,得另外花好几万块钱才能选装。

换句话说,智界S7是把别人家最值钱的选装件,直接当成了自己的标准配置。

再横向对比一下,跟小鹏P7i价格差不多的版本,智界S7还多给了你一套华为自己的HUAWEI SOUND音响系统,还有那个被很多人夸上天的鸿蒙4智能座舱。

这种做法,就好像你去快餐店点了个普通套餐,结果老板不仅给你把汉堡升级成了双层,还额外送了你一份鸡翅和一杯大可乐,价格还没变。

这背后其实很简单,就是华为把这些过去很昂贵的智能技术,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硬生生把成本给“摊平”了,然后用这种技术上的优势,去打击竞争对手。

智界S7降价2万!华为奇瑞联手破局高端市场,中产购车更精明-有驾

说到这里,很多人心里肯定会犯嘀咕,这智界S7,到底算是华为的车,还是奇瑞的车?

其实,它是一个典型的“混血儿”。

它的“大脑”和“灵魂”,也就是那套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是百分之百的华为基因,跟那台卖到五六十万的问界M9用的是同样的技术平台。

但它的“身子骨”,也就是车身结构、底盘调校、电机电池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则主要来自于奇瑞。

奇瑞这个品牌,大家都很熟悉,造车造了几十年,技术功底非常扎实,尤其是在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这方面,是有口皆碑的。

这种华为出“脑子”、奇瑞出“身子”的合作模式,就带来了一个很有趣的营销现象。

你在网上看智界S7的宣传,铺天盖地的都是在讲华为的各种“黑科技”,比如鸿蒙座舱多流畅、智能驾驶多聪明,让你感觉这几乎就是一台“华为牌”汽车。

可你一旦走进线下的体验店,销售人员又会不厌其烦地跟你强调“奇瑞三十年造车底蕴”,告诉你这车的生产线有多先进,品控有多严格,让你对车辆的质量和耐用性放心。

这种线上用华为的技术光环吸引眼球,线下用奇瑞的制造实力打消疑虑的做法,其实在问界系列车型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华为和奇瑞就是想把这套成功的经验,复制到竞争更加惨烈的轿车市场。

智界S7降价2万!华为奇瑞联手破局高端市场,中产购车更精明-有驾

所以,那两万块钱的优惠,表面上看是降价促销,实际上是华为在用自己强大的技术品牌号召力,来为“智界”这个相对较新的品牌争取宝贵的市场认知时间和空间。

华为这么做,其实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核心就是要把过去高高在上的尖端技术,变得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消费得起。

很多人在试驾智界S7的时候,都会被它在市区复杂路况下的智能驾驶表现所震撼,比如它能很精准地预判突然窜出的外卖小哥,或者在拥堵路段实现非常平顺的跟车。

但就像很多销售顾问私下里说的,大部分消费者在做最终决定的时候,关心的并不是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有多远,而是这车最后落地到底能省多少钱。

这个现实,华为心里一清二楚。

所以它正在做的,就是通过技术迭代和规模化量产,把这些高科技的成本降下来。

根据供应链的消息,智界S7上用的那颗高性能的192线激光雷达,成本相比去年已经降低了四成左右,而鸿蒙座舱的很多硬件也可以在不同车型上通用,复用率提升了三成。

这些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最终都体现在了车价上,让消费者可以用二十多万的预算,买到过去可能要三十多万甚至四十万才能享受到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

这种看似“技术过剩”的策略,本质上是一种用户习惯的培养。

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了华为这套智能系统带来的便利和安全之后,就很难再回到过去那种“纯粹驾驶”的模式了。

智界S7降价2万!华为奇瑞联手破局高端市场,中产购车更精明-有驾

这就像我们习惯了智能手机,就再也用不回功能机一样。

等用户基础足够大了,未来通过软件升级或者订阅服务来创造新的利润点,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也引出了一个现在大家买新能源车时越来越需要思考的问题:到底什么才算是一辆好车?

过去我们看车,比的是发动机的马力、变速箱的挡位、底盘的质感。

但现在,当硬件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软件生态的体验,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购车决策。

之前就有一位从事编程工作的车主分享,他最终选择智界S7,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鸿蒙系统更高的开放性,这让他可以自己动手,实现一些车子和家里智能设备的有趣联动。

这说明,汽车正在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一个“带轮子的智能终端”。

智界S7车里那块大屏幕,不只是能导航听歌,它内置了华为应用市场,你可以像在平板电脑上一样安装各种APP,刷视频、看资讯,而且适配效果很好。

但它真正的“杀手锏”,是融入了整个鸿蒙生态系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手机上查好了导航路线,一上车,这条路线就自动出现在了车机的大屏幕上,根本不需要你再进行任何连接或者操作;你在手机上听了一半的歌,上车后车内音响可以无缝接着播放。

这种极致的便利和无感连接体验,是建立在强大的系统底层技术之上的,是传统车企很难在短时间内模仿和超越的。

它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和汽车之间的关系,让汽车真正成为我们数字生活的无缝延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