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 6 月,这条从柳州进德站到梧州站、全长 238 公里的客货共线铁路就要通车了。160 公里的时速,乍一听不算快,但它可是专门为货运 “量身定制”—— 设计初期年货运量 2334 万吨,远期直接跳到 4500 万吨。啥概念?相当于每年能少跑 1500 万辆满载的大卡车,光省油钱就能省下好几个亿。336.07 亿的总投资里,60% 砸在了桥梁和隧道上,尤其是红水河特大桥,光桩基就打了 189 根,每根都得穿过几十米厚的喀斯特岩层。老百姓可能不懂啥叫国铁 Ⅰ 级标准,但看着工地上每天 2000 多名工人三班倒,隧道贯通率都到 92% 了,心里头踏实。
这条 “斜线经济带” 到底能盘活多少盘棋?最直接的就是给西南和珠三角牵了根 “低成本红线”。重庆的摩托车、云南的咖啡豆走这条线到广州,运输时间能缩短 30%,成本直接降 25%。你猜怎么着?上周跟柳州一家汽车配件厂的老板喝茶,他掰着指头算:“我们给五菱供货,以后每辆车的零部件运输成本能降 18%,一年光运费就能省出 3 条生产线。” 更别说平南了,560 亩的平南北站就像个超级磁铁,周边规划的物流园能让纺织厂的布匹、电子厂的配件直接 “前港后厂”,下了火车就进厂房,连仓储费都省了。
对普通人来说,好处更实在。以前平南到柳州坐大巴得 3 个半小时,晃得人头晕,以后坐火车 1.2 小时就到,早上喝完豆浆出发,中午就能在柳州吃碗正宗螺蛳粉。周末想出去玩?桂平西山的香火、藤县石表山的漂流,还有平南大鹏山的原始森林,都被这条铁路串成了 “旅游项链”。旅游局算了笔账,通车后沿线景区年游客量能涨 20%,说不定家门口的小旅馆都能改成民宿,生意肯定差不了。
最让我触动的是平南的老李。他在水果市场卖了 10 年荔枝,以前走公路,一箱荔枝运到柳州得烂掉四分之一,现在盼着铁路冷链专线开通:“要是损耗能降到 8%,每斤能多赚 2 块钱,孩子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还有平南中学的小杨,天天盯着铁路进度:“等通车了,我就能坐火车去梧州看海,不用再让爸爸骑摩托车带我跑几百公里了。”
这条铁路就像根金线,把广西的 “工业锈带” 变成了 “发展锦缎”。对企业来说,是降本增效的 “及时雨”;对老百姓来说,是出行游玩的 “加速器”;对整个区域来说,是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 “金钥匙”。现在就差最后一公里了,桥梁桩基完成 85%,隧道衬砌紧跟其后,2025 年底就能全线铺轨。
你说,这样一条既能让企业省钱、又能让百姓方便的铁路,是不是广西的 “未来希望”?等 2026 年通车那天,你最想坐着它去哪?是去柳州看汽车生产线,还是去平南吃新鲜荔枝?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一起盼着这一天早点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