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车企还在依赖传统标定手段时,比亚迪已构建起基于AI与大数据的油耗优化体系。近日,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秦L DM-i以NEDC工况2.6L/100km的亏电油耗刷新纪录,这一突破背后是比亚迪对180万种出行场景的深度解构与AI模型的精准调控。
技术底层:从实验室到真实路况的跨越
比亚迪技术研发团队依托超150万插混车主月均28亿公里行驶数据,构建起覆盖超180万种用户出行全场景的"超级题库"。通过璇玑架构的整车智能能力,发动机AI模型可对燃烧效率进行毫秒级动态优化,三电系统AI模型则能精准调控能量回收强度。以秦L DM-i为例,该技术使车辆在-7℃低温环境下仍保持2.8L/100km的亏电油耗,较常规标定手段提升15%的能效稳定性。值得深入探讨的是,比亚迪的AI模型并非静态算法,而是通过"云端-车端"协同实现持续进化。车端传感器实时采集的工况数据上传至云端,与超级题库中的历史场景进行匹配,AI模型据此生成最优控制策略,再通过OTA推送至车端。这种"数据驱动-模型优化-实车验证"的闭环机制,使秦L DM-i的油耗表现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用户价值:十万级轿车的百万级技术红利
对于日均行驶50公里的普通用户,秦L DM-i每年可减少约180升燃油消耗,相当于节省超1200元油费。更关键的是,所有新老车主均可通过免费OTA升级,同步享受最新省油策略与智能功能。升级后,车辆新增手车互联、窄位泊车辅助、危险加塞提醒等配置,将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智能化体验带入十万级市场。以深圳用户李先生为例,其2024年购买的秦L DM-i在近期OTA升级后,百公里油耗从2.9L降至2.7L。"原本以为油耗已经很低了,没想到还能通过升级进一步降低。"李先生表示,"更惊喜的是,新增的窄位泊车功能让我这种老小区住户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数据显示,OTA升级后,用户对智能功能的日均使用率从63%提升至89%,印证技术升级的实际价值。
行业启示:用AI重新定义汽车技术边界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再进化,本质是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实现"科技平权"。当其他品牌仍在堆砌配置时,比亚迪已构建起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完整技术护城河。正如秦L DM-i用2.6L油耗证明的那样,真正的技术领先不在于参数竞赛,而在于能否让普通消费者以更低成本享受前沿科技。从市场表现看,秦L DM-i智驾版上市后,王朝网2025年1-6月销量达920323辆,同比增长17.7%,其中超40%用户选择顶配智驾版。这一数据打破"十万级市场不接受高端配置"的行业偏见,证明当技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时,消费者愿意为创新买单。
未来展望:AI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
比亚迪的技术革新不止于油耗优化。据透露,其下一代DM技术将引入更先进的生成式AI模型,通过预测用户出行习惯提前调整车辆状态,甚至实现"无感补能"——当电池电量低于阈值时,系统自动规划充电路径并预约最优充电桩。这些创新将进一步模糊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边界,推动行业向"智能移动终端"方向演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