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

#高铁2小时直达旅游圈#

豪车大厂阿斯顿·马丁这是要“卖身求生”了?竟然计划把F1车队的股份全卖了,还要考虑不当上市公司直接私有化!这操作简直比电影还精彩,曾经的英国王牌,如今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跟现在很多烧钱的造车新势力一样,阿斯顿·马丁这家百年老店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别看它造的车都是几百万一辆,但公司财报却难看得要命。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最近马丁就公开说了,今年的财务状况能做到不亏钱就谢天谢地了,盈利是别想了。

我寻思着,这不就跟咱们普通人一样嘛,忙活一年,结果发现白干了。

为了自救,马丁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掉他们在F1车队里那点儿股份。

虽然只有4.6%的股份,但好歹能换来1.46亿美元的救命钱。

这笔钱会全部拿去补贴民用车业务,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先让公司活下去再说。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有钱才能办事,这个道理在哪个行业都一样,哪怕是顶级奢华品牌。

你可能觉得,这下F1车队的名字要改了吧?那可就错了。

马丁鸡贼得很,虽然股份卖了,但跟车队签了长期商业协议,所以车队全名还得叫“阿斯顿·马丁-阿美F1车队”。

这波操作真是名利双收,钱拿到了,广告效应一点没少。

简直就是娱乐圈里那些挂名出品人,不出钱光出名,高明!

说到这支F1车队,资深车迷都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它的前身是“赛点车队”,再往前是“印度力量车队”,一路走来也是命途多舛。

现在的老板是加拿大富豪劳伦斯·斯特罗尔,一个狠角色。

小编觉得,这支车队能有今天,全靠斯特罗尔在后面拿钱顶着。

这次马丁卖股份的同时,斯特罗尔老爷子反手又增持了阿斯顿·马丁公司的股份。

他旗下的财团计划把持股比例从27.67%提高到33%。

这操作明眼人一看就懂,就是用自己的钱给公司输血,稳住局面。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这不就是典型的“富爸爸救市”吗?不仅要救公司,还要保住自己儿子在F1车队的位置,真是用心良苦。

更劲爆的是,有分析师直接挑明了,阿斯顿·马丁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私有化”。

啥叫私有化?说白了就是不当上市公司了,从股票交易所退市,关起门来自己搞。

就像有些明星夫妻,天天在公众面前秀恩爱,压力山大,一举一动都被盯着,还不如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马丁现在就是这个状况。

自从2018年上市以来,马丁的股价就跟坐了过山车一样,还是只有下没有上的那种。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当时上市的时候,股价25.3美元,公司估值57.6亿美元,风光无限。

现在呢?股价只剩0.94美元,估值暴跌到10.1亿美元,简直惨不忍睹。

说白了,就是上市这几年,压根没让股东赚到钱,反而亏得底裤都不剩了。

这换谁谁受得了?

退市的好处很明显,公司不用再被上市公司的条条框框束缚,管理层能更灵活地做决策。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也不用每个季度都公布财报,被一群分析师和股民指指点点。

Third Bridge的分析师就说,私有化可以简化股权结构,吸引那些眼光长远的长期合作伙伴。

小编看,这就是不想再跟那些只想赚快钱的散户玩了,想找几个真正有实力的大佬深度绑定。

其实马丁的牌桌上可不止斯特罗尔一个玩家。

中国的吉利集团和沙特的公共投资基金都是它的大股东。

这几方势力在背后如何博弈,恐怕比F1赛道上的竞争还要激烈。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资本的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很多人可能会说,阿斯顿·马丁是不是要凉了?我觉得倒也未必。

它手里还握着一张王牌,那就是它的客户。

就像有些老牌艺人,虽然作品少了,但江湖地位还在,粉丝忠诚度极高。

马丁的客户全都是世界各地的富豪,这些人对经济周期的波动根本不敏感。

普通人可能因为要还房贷车贷,就不敢买新手机了。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但买阿斯顿·马丁的人,会在乎那点通货膨胀吗?显然不会。

所以马丁有底气给自己的车涨价,而且不愁卖。

这赋予了它极大的定价灵活性,这也是它能撑到现在的关键。

说到底,人家马丁的底气就在这:客户都是有钱人,不差钱!

这就跟奢侈品包包一样,越是经济不好,它越敢涨价,因为买得起的人根本不在乎。

当然,光靠有钱客户也不是长久之计,公司内部也在拼命“降本增效”。

阿斯顿·马丁计划退出F1车队股权,并考虑私有化-有驾

尤其是在原材料成本上,能省一分是一分。

但这种内部调整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分析师预计,公司的毛利率可能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

这就像一个人生了重病,吃药调理也得需要个过程,不可能指望一剂猛药下去就立马生龙活虎。

在我看来,阿斯顿·马丁的处境,就像电影里的詹姆斯·邦德。

表面上穿着顶级西装,开着炫酷跑车,出入各种高端场所,永远都是那么优雅从容。

但背地里,可能连下个月的活动经费都快申请不下来了,得靠变卖装备才能维持体面。

这个百年品牌,如今就卡在这种又酷又穷的尴尬境地。

这个曾经代表着英伦优雅与速度的百年品牌,最终的归宿会是资本的棋子,还是能重获新生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