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

午后,阳光照在小区门口那排老旧的修理铺上。门脸不大,一半卷帘门拉着,一半露出里面斑驳的工位。三五个师傅围着辆十多年的燃油轿车,扳手敲得叮当响。这种场景,在城市里太常见了。说起来,我爸那一代人换过几辆车,从桑塔纳到捷达,每次修点啥都是这种小店解决——方便、便宜,也不用等配件。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有驾

但现在街头已经完全变样了。新能源车型子越来越多,尤其是这两年,有时候下楼遛弯儿,看过去停着的清一色新牌照电动车。我自己也赶时髦买了一台国产新能源,两年多跑下来,还真没碰上啥毛病。但有时候想想,要是真坏在路上,是不是还得拖回4S店?普通修理铺压根不敢动,说到底还是技术和设备的问题。

身边有朋友去年刚换了插混,说加油充电都行,上下班再也没续航焦虑。他以前开的是台老飞度,那会儿发动机出点小问题直接找附近的小哥处理,一百来块钱搞定。而现在这新玩意儿,他直言除了轮胎、雨刷能自个折腾,其它真不敢碰。“你说那些摄像头啊传感器啊,要坏一个,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他嘟囔过好几次,“以前后视镜几十块,现在动辄千把元。”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有驾

我也琢磨过这个账,新能源不少零部件价格高得离谱。有些品牌做的一体式压铸壳体,一个地方磕漏水,人家建议整套更换,这维修费让人心疼。而且很多街边修理铺老板都私下吐槽:“以后全是电动车,我们咋活?”毕竟他们这些年靠给高龄燃油车“续命”养家糊口。

我第一辆国产燃油轿车倒挺争气,用了六七年基本没进过厂,但周围邻居可就各有故事。有位大叔那台十多年老别克,小区里随便喊个师傅就能搞定空调或灯泡问题。他们这些脱保的“老伙计”,只能靠传统汽修店维持日常。这么看,高龄燃油车型数量庞大,还真成了一批技工生计来源。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哪天汽车质量真的铁打般结实,这些路边摊可能会慢慢消失吧?现实却总不是那么美好,新旧交替间,总有人为自己的座驾操心维修成本和便利性。我自己倒觉得,只要用得顺手,不管是纯电还是烧油,都希望少进厂省点事儿。

聊起二手市场,有朋友总拿保值率念叨。他坚持认为买燃油才划算,“至少几年后卖出去还有价。”确实,现在很多主流观点都觉得传统动力更抗跌。但最近看新闻,那些原本卖12万+的新轩逸裸价干到6.5万不到,比三年前降了一倍。一线豪华品牌中大型轿车,比如宝马7系、奔驰S级也是动辄二三十万往下砍。价格跳水这么狠,再谈什么保值率,也就剩嘴上一句安慰罢了。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有驾

其实影响残值的不止动力形式,还有市场存量、电池寿命等等因素。目前新能源整体渗透率虽然破50%,但放眼全国绝对数量还远低于传统车型。所以短期内二手市场还是以燃油为主。不过等未来某一天马路上的纯电/插混超过70%甚至80%,估计加一次汽比充一次电还难呢,到时候反而轮到烧油的人发愁去哪找加油站——想起小时候家附近每隔几百米一个加气站,如今已经拆掉俩,就剩一家孤零零地杵在那里,看着都有点落寞感。

至于所谓续航焦虑,我个人觉得这是最现实也是最后一点“底牌”。无论如何,加满一箱95号只需五分钟,无论南北西东,加完继续走。但如果你问身边那些刚提插混或者纯电的小伙伴,他们多数早已习惯规划路线,提前预约充电桩。不像以前去趟郊外心里踏实,现在偶尔遇到长假堵桩,也是闹心事。不过我认识那个开插混的哥们倒乐呵,“反正还有发动机兜底,大不了用汽跑呗!”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有驾

细数下来,维修便利性与成本、相对较高(但逐渐缩水)的残值,以及无需担忧补能网络断档,这是目前不少人坚持选购传统动力的重要理由。但是谁又能保证,这几个优势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消散呢?毕竟产业发展速度快得惊人,以前我们认为坚不可摧的大品牌,如今售价腰斩;曾经稀缺昂贵的新技术转眼成标配,下沉到了入门级产品线上……

写到这里,我望向窗外停车场,那排新旧夹杂的小汽车静静晒太阳。有带蓝牌子的纯白SUV,也有贴满岁月痕迹的红色捷达。不禁回忆起第一次摸方向盘时激动劲儿,还有后来因为忘记关灯导致亏电被邻居帮忙搭线救急……每个人关于汽车都有段属于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最终选择哪种动力方式,大概都是图个安心顺畅吧?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燃油车凭维修、保值和续航优势还能撑多久?-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