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

一代SUV霸主Jeep,曾让多少人热血沸腾。可惜,时代抛弃你,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近日,Jeep品牌广汽菲克管理人发布公告——因广汽菲克公司已无重整可能,经债权人委员会讨论,管理人已经申请长沙中院裁定宣告广汽菲克公司破产。至此,国产Jeep的故事正式划上句号。

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有驾

从开挂到败北,Jeep经历了什么?

遥想Jeep汽车2008年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可谓一路开挂。

彼时的它带着自由人和指南者打入中国市场,凭借硬朗的外表、高强劲的动能迅速打开局面,连续多年斩获销量冠军,甚至一举拿下“中国市场最强SUV”的称号,2017年更是创下年销22.2万辆的神话。

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有驾

一时间,Jeep汽车可谓风光无限。然而如今,却只能黯然退场,不禁令人感慨万千。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Jeep在时代的洪流中败下阵来?

1)转折之殇:质量危机与傲慢应对

正所谓盛极必衰。Jeep销量达到新高度的下一年,也就是2018年,迎来了一个致命的转折点:产品质量危机。那一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广汽菲克旗下品牌Jeep自由光烧机油问题,2.4L虎鲨发动机百公里机油消耗量高达1.5升。

然后,面对官方的指控和车主的质疑,广汽菲克的态度却令人失望。其不仅没有及时道歉或者整改,反而傲慢地甩锅,声称该问题并非汽车缺陷,而是车主驾驶不当造成的。这种毫无担当的回应彻底激怒了消费者。

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有驾

一时间,车主投诉如雪片般飞来,发动机故障、变速箱顿挫、动力不足等问题层出不穷。还有车主无奈吐槽:“不是在修车,就是在去修车的路上。”有媒体报道,彼时车质网上的投诉数量一度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

质量问题如同多米诺骨牌,迅速推倒了Jeep的品牌信任基石。从这一年开始,Jeep的销量开始急转直下。2018年,Jeep全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12.52万辆,同比腰斩。此后几年,销量更是一路暴跌,从2019至2022年上半年,广汽菲克销量分别为7.39万辆、4.05万辆、2.01万辆、1862辆,市场表现惨不忍睹。

要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汽车这种大宗消费品更是如此。广汽菲克在面对质量问题时的傲慢态度,无疑是自掘坟墓。它不仅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也错失了挽回市场的最佳时机。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众多,一旦品牌失去口碑,就很难再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错失良机:电动化浪潮下的保守躺平

除了面对质量问题时傲慢的态度,将消费者越推越远的还有广汽菲克的保守躺平。

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有驾

2015-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1%狂飙到50%,在这个汽车电动化时代,诸多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以及新势力品牌都开始推进电动化改革,并发力SUV,企图重塑电动汽车市场。比如,比亚迪、大众途岳、坦克、哈弗、奇瑞、理想等车企不断推出新品,蚕食着Jeep的市场份额。

然而,手握一手好牌的广汽菲克却纹丝不动。可以说,十年间,它从未推出过一款具有竞争力的重磅电动车,死守着燃油车SUV的城池不放。即便Jeep在2017年喊出2020年全系插混,结果却只推出指挥官PHEV这一款车型。而且,70km纯电续航却达到30.98万,全年销量不足百辆,市场表现极其惨淡。

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有驾

只能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并拥抱这个市场的变化,不能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再响亮的名字,也终将被淹没。

3)内斗矛盾: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销量下滑,广汽菲克的资产也严重缩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广汽菲克净资产跌至-3.31亿元,首次资不抵债;到了2021年,广汽菲克的净资产只剩下200万元左右,可以说,公司已经在生死线上挣扎。

在危难之际,也曾有股东共同注资,试图挽救广汽菲克。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分别向广汽菲克注资10亿元和30亿元,用于实施“振兴计划”,旨在缓解现金流压力,支持产品线优化和市场推广。

然而,广汽菲克的财务困境并未得到改善。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广汽菲克净资产首次跌至-3.31 亿元;2021年只剩200万元,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 4S 店的流动资金。

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有驾

更糟糕的是股权之争,这可以说是压垮广汽菲克的最后一根稻草。2022年初,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布计划将持股比例从50%增至75%,但广汽集团深夜发文驳斥 “此发布行为未经我方认可”,内斗让本就运营维艰的公司更加焦灼。

从2022年7月份开始,广汽菲克逐渐停摆,产量和销量慢慢归零。背后的中方和外资股东,都对广汽菲克失去了信心。广汽集团前董事长曾庆洪直言,广汽菲克“亏损太大了,调整不过来,一年30亿谁也受不了。”同年11月,因资不抵债,广汽菲克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内部的团结和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广汽菲克的内斗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也破坏了公司的运营秩序和团队凝聚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企业很难集中精力应对外部挑战,最终只能走向衰败。

合资车企转型困境的缩影,时代的眼泪

广汽菲克的破产不是孤例,而是合资车企集体转型困境的缩影。过去几年,广汽三菱、长安铃木、东风雷诺等合资品牌纷纷败走中国市场,为那些还留在“牌桌”上的玩家敲响了一次次警钟:市场早已变天了。

早期,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时代,合资外方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合资公司中长期占据主动权。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合资车逐渐显出颓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合资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已跌破35%,较2018年的约58%大幅下滑。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合资车在中国市场的统治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奔驰在康庄大道上。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连续10年稳居全球榜首。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见证历史!

从“SUV霸主”到破产清算,谁杀死了Jeep?-有驾

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和市场的深刻变革,合资车企必须深刻反思,加快转型步伐。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优化决策机制,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只有这样,合资车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免成为下一个“广汽菲克”。否则,将会是又一个时代的眼泪。

小结:

其实,Jeep的谢幕,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消逝,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变革的一个缩影。它提醒着所有汽车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实力。对于质量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解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对于市场趋势,要准确把握,积极转型,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要加强团结协作,避免内斗消耗。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国产Jeep的离去,也意味着一段汽车记忆的终结,但它所留下的辉煌与传奇,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广汽菲克的破产警示着所有在华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没有永远的王牌,只有永远的竞争。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或许,已经有人在心里问,广汽菲克破产后,下一个会是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