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锐的历史沿革
2002年,大众品牌迎来了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推出了其首款高端全地形SUV——途锐。这款车型是由大众与保时捷联合打造的PL71平台所诞生,以其卓越的越野性能在国内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途锐迎来中期改款,重点在于对大灯的全新设计,将原先的平头造型替换为泪眼式设计,同时尾灯也进行了熏黑处理,增添了一抹时尚气息。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途锐还创造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纪录。当年,搭载V10 TDI发动机的途锐成功地将一架重达155吨的波音747飞机拉动了150米,这一壮举让途锐在全球范围内声名远扬。
2010年,途锐的第二代车型闪亮登场。相较于第一代车型在越野性能上的卓越表现,这一代途锐更侧重于公路行驶性能的提升。在保持原有强劲动力的基础上,它更注重城市驾驶的舒适性和配置的升级,从而满足了更多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第二代途锐在国内市场的能见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2018年,大众汽车发布了第三代全新途锐,这款车型在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系统方面都进行了显著的改进。
◆ 途锐的外观变化
新一代途锐采用更刚毅的设计,前脸焕然一新,采用了大众最新一代的设计理念,摒弃了老款车型的圆润风格,转而呈现出一种更为刚毅方正的形象。车尾设计同样简洁明了,摒弃了不必要的繁杂元素。相较于老款途锐可能被误认作途观的情况,新款途锐在外观设计上显然增强了区分度,减少了误解的可能。
仅凭外观就能轻松区分途锐的2.0T与3.0T车型。最直观的差异在于车灯,2.0T版本车型配备的是普通LED灯,而3.0T车型则采用矩阵式LED灯,更显高端。此外,轮毂也是区分两者的关键,2.0T车型配备19寸轮毂,且颜色均为亮银色,而3.0T车型则升级为20寸轮毂,颜色选择也更为多样,包括枪灰色和黑色。
值得一提的是,3.0T车型的尾部还增添了一个V6标识,尽管新款途锐尾部设计简洁,但这一细节却彰显了车型的动力差异。
◆ 内饰与科技配置
内饰方面,途锐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相较于老款途锐,新款车型配备了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15.3英寸的中控显示屏,彻底摆脱了大众以往T型内饰的陈旧风格。如今,大众旗下多款车型的内饰设计都开始向途锐看齐。然而,尽管设计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大众在内饰的做工和用料方面仍受到不少人的诟病。对于这样一款高端车型而言,车门板仍大量使用塑料件,若能采用皮质包裹,成本并不会增加太多。
期待未来途锐能在这方面进行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致的内饰体验。
◆ 动力系统与四驱设计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途锐的动力配置。对于2.0T车型,其表现已足够出色,但今天我们的重点在于3.0T车型。途锐所搭载的3.0T纵置发动机,能够输出高达34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50牛·米的峰值扭矩,配合ZF 8AT变速箱,为驾驶者带来强劲而流畅的动力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动力总成与新Q7上所搭载的如出一辙,只不过Q7版本在扭矩上提升了50牛·米,并配备了48V轻混系统。途锐所配备的全时四驱系统,核心部件是拖森C型中央差速器,后桥则采用开放式差速器设计。
◆ 竞品对比与配置优势
在购车时,途锐常被与Q7和X5等车型进行对比。尽管我们暂不探讨这种比较的合理性与实际性,但就配置而言,途锐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以3.0T最低配为例,途锐配备了七个气囊,而Q7和X5仅有五个。此外,途锐还提供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多项智能功能。
途锐在配置和安全性上优于Q7和X5,价格却具有竞争力。
◆ 品牌与购买动机
追求品牌的人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奔驰、宝马和奥迪,而途锐虽然在机械素质和配置上都不逊色,但品牌知名度相较于BBA确实稍显逊色。途锐与Q7、X5并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实际上,许多消费者选择途锐,往往是因为预算限制。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对汽车知识的了解增加,途锐的“低调”特性或许已不再那么明显。过去,途锐与途观外观相似,导致许多人误将其当作途观。
如今,随着市场和消费者认知的变化,途锐的“低调”标签或许已逐渐淡化。
◆ 消费者选择建议
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既然途锐的价格已经不菲,为何不选择购买霸道呢?然而,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必要。购买途锐就应该选择3.0T版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途锐,而2.0T版本则不够出色。实际上,在选择时,更应考虑个人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
◆ 个人观点总结
总体来看,途锐在配置上明显优于奥迪Q7和宝马X5,尽管价格上有所差异。途锐的3.0T最低配车型——锐享版,其裸车价格约为63万,落地价则在70万左右。相比奥迪Q7和宝马X5,途锐确实表现出色。
在这个级别中,途锐、Q7、X5等车型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因此,如果您有购车的打算,只需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即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