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汽车和摩托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通工具,它们各自驰骋在不同的道路上,承载着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和驾驶梦想。

汽车提供的是一个遮风挡雨的移动空间,而摩托车则带来风和自由的骑行体验。

这两者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各有各的跑道。

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有驾

但是,总有一些人的想法会跳出常规的框架,他们会问,为什么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

最近,在国外就出现了这么一个让人看了之后,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忍不住佩服其动手能力的作品,一个由半台汽车和半台摩托车拼接而成的“新物种”。

这件事发生在加拿大,一位动手能力极强的改装爱好者,将一台2001年生产的现代酷派跑车和一辆本田金翼旅行摩托车进行了大胆的融合。

我们先来说说这两个“母体”。

现代酷派,在国内也被车友们熟悉地称为“Tiburon”,在二十一世纪初,它凭借着流畅的跑车线条和相对亲民的价格,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之车,算得上是一款入门级的平民跑车。

而本田金翼,在摩托车界的地位更是非同凡响,它以超凡的舒适性和豪华配置著称,被誉为“两轮陆地头等舱”,是长途摩旅爱好者的终极座驾。

将这样两台在各自领域都有着鲜明特点的载具进行“合体”,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和创意的想法。

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有驾

这台最终成型的拼装车,从正面看,几乎就是一台完整的现代酷派。

它的车头、驾驶舱、方向盘、仪表盘、换挡杆,甚至包括脚下的油门和刹车踏板,都完完整整地保留了汽车的原始设计。

当你坐进驾驶座,如果不向后看,你所有的操作体验和一辆普通的家用轿车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神奇之处就在于车身的后半部分。

从驾驶员座椅的后方开始,车身被齐刷刷地切断,取而代之的,是本田金翼那标志性的后半段车身,包括它宽大舒适的后座、储物尾箱以及那个粗壮的单后轮。

这样一来,一个前二后一布局的三轮怪物就诞生了。

它有着汽车的头脑和操控界面,却长了一个摩托车的尾巴。

看到这里,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的技术问题肯定是:这车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有驾

是靠汽车发动机驱动前轮,还是靠摩托车发动机驱动后轮?

按照我们以往看到的一些类似改装,很多创作者为了保留摩托车那种独特的骑行质感,会选择使用摩托车的发动机和后轮驱动系统,而把汽车的车头当作一个没有动力的“壳子”套在前面。

但这位加拿大高手却选择了另一条截然不同、也更加出人意料的技术路线。

他完全放弃了本田金翼那台性能优异的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而是完整保留了现代酷派原车的动力系统。

打开这台改装车的前引擎盖,里面静静躺着的,是酷派那台2.0升的直列四缸发动机。

动力通过原装的变速箱,结结实实地传递给了前面的两个轮子。

这意味着,这台外形怪异的三轮车,其本质是一台前轮驱动的汽车。

本田金翼那个威风的后轮,在这个结构里,实际上并不提供任何动力,它的作用更像是一个随动轮,仅仅起到支撑车身后半部分和承载重量的功能。

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有驾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可以说是极其聪明的。

因为它完美地规避了整个改装过程中最复杂、最烧钱、也最考验技术的部分,那就是动力传动系统的重新设计。

试想一下,如果想用汽车的发动机去驱动摩托车的单后轮,那就需要定制一套全新的传动轴、差速器或者链条传动系统,这中间涉及到的数据计算、零件加工和安装调试,其难度和成本都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而现在,这位创造者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把两个坚固的车架牢靠地焊接在一起。

动力总成完全不用动,这种“化繁为简”的思路,虽然在纯粹主义者看来可能有些“投机取取巧”,但从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可行性上来说,无疑展现了创造者清晰的工程逻辑和务实的动手精神。

这台车造出来之后,从照片上我们不难想象它的驾驶感受。

驾驶者坐在汽车的座椅上,手握方向盘,看着前方的路况,视野和操控都与汽车无异。

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有驾

而车身后部则提供了摩托车后座那堪比沙发的乘坐体验,宽大的尾箱也能装下不少行李。

理论上说,开着它去进行一次长途旅行,应该会是一件非常惬意和拉风的事情。

然而,理想的丰满往往会遭遇现实的骨感。

这位创造者很快就面临了一个他无法通过技术解决的难题——合法性。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交通法规体系里,这台“混血儿”成了一个无法被准确归类的存在。

它既不是标准的汽车,也不是传统的摩托车或者倒三轮摩托车。

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在经过研究后,最终只能将它划归为ATV,也就是全地形车的范畴。

这个分类结果对于这台车来说,是致命的。

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有驾

因为ATV在当地是不允许挂牌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

这就意味着,车主费尽心血打造出来的这台梦想座驾,成了一件只能在自家后院或者私人场地里“孤芳自赏”的大玩具,它失去了作为一台交通工具最核心的价值——上路行驶。

这份无奈和失落,恐怕只有创造者本人才能深刻体会。

最终,在现实面前,这位高手也只能选择放弃,他决定为自己的心血之作寻找一位新的主人。

他给这台车标价4500加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在两万三千元左右。

这个价格,对于这样一台独一无二、凝聚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手工制品来说,显然是非常低廉的,甚至可能还抵不上当初购买两台原型车的成本。

这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转让,希望有懂得欣赏它的人能够接手。

这个改装案例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报废超跑别浪费,神改装成摩托车,帅到没朋友!-有驾

有人觉得这是对经典的亵渎,认为“好好的一台金翼和酷派,就这么被糟蹋了”,为那两台被“肢解”的原车感到惋惜。

但更多的人,则对创造者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表达了由衷的敬佩。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作品,其价值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本身。

它更像是一件充满朋克精神的工业艺术品,它向我们展示了机械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也体现了一种不被规则束缚、勇于将奇思妙想变为现实的创客精神。

放眼我们国内,虽然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最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在民间汽车改装文化方面,由于相关法规的严格限制,类似这样天马行空的个人创作是很难见到。

这固然是出于对公共道路安全的审慎考虑,在我国这样复杂和高密度的交通环境下,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国外的改装案例也像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汽车文化的另一面。

它不仅仅是消费和使用,更可以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和深度的技术探索。

这些看似“无用”的创造,恰恰是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动手能力的土壤。

这台由现代酷派和本田金翼合体而成的三轮车,或许永远无法在高速公路上自由驰骋,但它所代表的那份敢想敢干的勇气和智慧,本身就已经行驶在了通往无限可能的道路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