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大大小小的展会、博览会数不胜数,可要说最近哪一个,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那重庆搞起来的这届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绝对可以算是其中的主角之一。为啥?你看现场那股科技范儿,抢眼的不是哪家手机,也不是哪种潮电,而是四个字——赛力斯汽车。
其实我想问,汽车都卷了这么多年了,谁还会在意一家企业的展馆能有啥新鲜花样?可偏偏这回,赛力斯让人有点刮目相看了。1万多平米的企业展馆,七大展区,从技术、整车、制造到生态合作啥都不缺,气势一下子就端出来了。难不成是搞面子工程吗?还真不全是。
先说头一档最直观的,整车智能化展区。问界那几款车集体亮相,有的还没正式上市呢,就已经有人在下面掏手机抢着预约,这说明啥?一是市场真的有热情,二是这波宣传节奏还真就踩得准。你说现在汽车市场卷成啥样了,国产/合资/新势力各种价位区间都有人盯着,可人家问界M9敢说自己是“50万级销量冠军”,M8说自己覆盖“40万级别”,还真都不是自嗨的噱头,毕竟数据在那放着,真金白银的销量骗不了人。这就不得不让我想,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把原来留给合资品牌的钱拿来投国产了?
问题又来了,市面上的国产新能源不是一大把嘛,凭啥赛力斯能突出重围?是不是单靠智能化这张牌就够了?这事可能还真不那么简单。
我琢磨了一下,所谓的车的智能化,不是给车加几个屏、装点带网的语音助手就完事。市面上的豪华车都百年历史了,还不是一窝蜂地往智能化这个坑里扎。只不过有的是真搞,有的是“连蒙带骗”。而赛力斯在这方面,眼看就有点不一样,比如那个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能把超增程、纯电、超混三种动力都装一起,还玩成“魔方”,听起来很炫技对吧?但你如果问我,这玩意儿有啥现实意义,我倒想丢个问号给大家:我们买车到底真需要多少动力选择?到底是需要噱头,还是要那种朝九晚五稳稳当当的通勤体验?
但不得不说,赛力斯的技术路子挺扎实。像是他们的超级增程系统、RoboREX智能控制,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一升油能发电3.65度,还号称热效率能干到44.8%。这听上去有点意思,毕竟省油省电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才是真正的刚需。你想啊,油贵电也不便宜,人人都想多跑点路少加几回钱,赛力斯这套技术搞出来,到底是噱头还是真让老百姓受益,时间会告诉咱答案。
再看看智能安全。车开在路上,拼到最后还是得看事故发生时到底能不能保护人。赛力斯这回提出个“场景定义安全”,号称覆盖超过190个场景,上到人命下到隐私,一共340多项安全功能。这是不是真能守护用户?我想先别着急给答案,毕竟一切得等真遇上事了再说话,不过这么大力度推安全这事确实值得鼓励。毕竟安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是靠数据和案例堆出来的。
说完整车与技术,再来聊聊制造现场。如今造个汽车早就不是钳工师傅手里一把扳手搞定的年代了,你要没点智能工厂那点事,根本拿不出手。赛力斯展示的这个工厂,直接抛出“汽车产业大脑”,AI+5G,几千台机器人一起上班,关键环节全自动,这不是科幻片,是事实。这里面我觉得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值得大家琢磨:技术到底是噱头,还是真能降本增效?最后消费者能不能直接享受到红利?
你是不是觉得机器人干活听着特高大上,但工厂那些飘着焊花的操作画面,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证啥?质量和效率。所有工序100%在线检测,零件和整车都不能有死角,这种流水线如果真能做到,这车能不皮实耐用?但也别忘了,越高端的工厂,拼的绝不只是机器,更是整个产业协同和管理。如果一家企业只会拼命砸钱搞设备,最后质量和交付跟不上,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还有件事我琢磨得挺有意思。赛力斯这回没自己玩,还拉了20家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世界级供应商现场“合体”。你说合作这事,国内国外谁都很提倡,可真正能做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几个能做到。以前咱们讲“弯道超车”,不少中国企业喜欢啥都自己做,拼到最后发现,自己缺腿少胳膊,一摔跟头全线崩盘。而这次赛力斯搞“1+2+N”合作生态,把供应链企业请进自家工厂边开边供,显然是想打造自己的朋友圈。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单枪匹马的事,而是你整个生态圈跟别人PK。
说到这里,我还是愿意用一句大白话问大家:无人驾驶、智能互联、智能制造,真能让汽车变得更好吗?是真正让用户受益,还是换了个花样割韭菜?我没法替所有人给答案,但我知道,孰优孰劣,事情往往要过几年,再回头看可能才清楚。
不过,有一点我相信没错:中国汽车这些年的变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以前大家买车总觉得国外的才高级,自主品牌只有便宜便宜再便宜。可现在呢?咱们有了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品牌合作链,对比着全球任何汽车大厂都不虚。赛力斯这波在重庆智博会的华丽亮相,说到底是中国汽车企业一次实力秀肌肉,也是咱们中国制造迈向智能时代的一个缩影。虽然还有很多路要走,依然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但只要持续往前推,谁说中国汽车不可以引领世界?
当然,作为普通人,我关心的还是那句话:你科技再强,体验感再好,最终得让老百姓觉得这钱花得值,用着顺心才是硬道理。不是每个人都要买最贵的智能汽车,但大家都希望买的车能更安全、更省心、更靠谱,这才是对技术进步最真实的检验。
最后我还是想留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未来的智能汽车应该是什么样?是越来越复杂,还是越来越贴心?这些展会上喊得响亮的口号,最后真的能走进普通家庭的车库吗?或者只是一场热闹的秀场?时间会告诉我们,每一分投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我只希望,咱们中国的汽车企业,别忘了初心,把用户的需求放到第一位,如此,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