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就爆出这么一桩大事——某知名自媒体博主“龙猪-集车”由于长期发布对比亚迪的不实信息和贬低内容,被法院判决赔偿比亚迪高达201.87万元,并且已经强制执行到位。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几乎可以在二三线城市全款买好几套房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二审最终结果,连道歉信都得亲手写。很多人好奇,这博主到底说了什么,竟引来如此重罚?而车企这次硬气回击,又释放出什么信号?
事情得回溯到2023年7月24日,那天比亚迪法务部通过微博首次对外发声,指出“龙猪-集车”账号持续散布恶意内容,严重损害企业形象。当时比亚迪就表明已依法取证,并正式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删除言论、公开致歉,并索赔500万元。博主这边却没有表现出妥协姿态,双方最终对簿公堂。一直到2024年12月27日,一审判决结果出炉,法院认定该自媒体存在故意歪曲事实和诋毁行为,判定其构成侵权,但赔偿金额调整为201.87万元。被告不服上诉,但二审仍然维持原判。
直到2025年9月2日,比亚迪法务部发布消息称,这笔赔偿已全部执行到账,同时该自媒体实控人也提交了书面道歉。这整起事件前后历时两年多,终于以比亚迪的全面胜利告终。而比亚迪集团品牌负责人李云飞也转发了这条消息,并直言:“客观批评可以,但针对性的、长期的黑公关行为,我们绝不会容忍。”他还透露,近期又有一批涉嫌抹黑的自媒体将被起诉,似乎预示着这场“网络清风”行动才刚刚开始。
回过头看,这早已不是比亚迪第一次遭遇类似攻击。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车企都成为网络谣言的受害者。部分自媒体或博主为博流量、赚收益,不惜编造虚假信息,甚至有计划地抹黑企业。而这些内容一旦传播开来,不仅影响车企声誉,更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比亚迪法务部也曾公开表示,近年来遭遇了众多有组织、有策划的恶意攻击,但这一次的判决无疑让很多人意识到——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
有意思的是,这起案件赔偿金额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不仅因为其高额数字,更因为它向整个自媒体行业传递出明确的警示信号:言论自由不等于肆意造谣,任何为了“黑”而黑的内容,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屏幕前的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是支持车企强硬维权,还是认为自媒体应当拥有更宽松的评论空间?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