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王牌驾控驾驭巅峰体验

汽车行业最近有一个数据引发了热议——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几乎快要透明了,但它居然还坚持搞平行进口,尝试把LEVORG这样的小众车带进来。更离谱的是,这款车的定价预期竟然在30-40万。你没听错,一个旅行车,还是一个带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旅行车,售价直逼很多豪华品牌主流SUV的价格。这数据看起来怎么都有点不对劲:一个市场边缘化的品牌,还带着一款定位尴尬的车型,直接定价杀到豪华车区间,它到底是怎么想的?

别急着下结论,先捋一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看斯巴鲁这几年在国内的表现。销量数据不是一般低,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2022年全年,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只有几千台,甚至连一个中型合资品牌单一车型的月销量都比不上。经销商体系也在逐渐萎缩,很多城市已经找不到斯巴鲁的4S店了。这么看来,斯巴鲁似乎已经没有了翻身的资本。那它为什么还要坚持平行进口这种操作?进口车本来就要缴高额关税,加上运输、认证这些成本,价格自然居高不下。在一个它本身就几乎要“消失”的市场,这种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自杀”。

斯巴鲁王牌驾控驾驭巅峰体验-有驾

再看看它这次带来的车型,LEVORG。这是一款旅行车,定位明确是运动操控方向,主打2.4T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驱。而旅行车在国内市场的接受度大家都清楚,确实是极小众的存在。虽然近年来市场对旅行车的认知有所提升,但大部分消费者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空间不如SUV,功能性逊色于MPV,买它到底图啥?”这个阶段。旅行车确实很有情怀,但它注定只能抓住特定的一小部分群体。这款车的定价区间也很微妙,30-40万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这价格已经能触及到雷克萨斯NX、宝马X3这些豪华SUV的低配版本了,而这些车在品牌影响力、实际市场认可度上远超斯巴鲁,更别提它们的保值率和售后服务体系。

斯巴鲁王牌驾控驾驭巅峰体验-有驾

那问题来了,这是不是一个彻底的错误?斯巴鲁是不是已经彻底不懂中国市场了?或者它背后还有什么我们没看到的逻辑?先拆拆看它的成本结构。LEVORG的定价确实高,但它带来的配置也不低。水平对置发动机是斯巴鲁多年坚持的技术,虽然在油耗和可靠性上有争议,但它的低重心和动态表现是确实有优势的。搭配全时四驱和CVT模拟8速变速箱,这套动力系统确实是为操控而生。此外,车辆的内饰设计也有不小的升级,大屏、电气化座舱这些都是为迎合现代消费习惯做出的改变。问题是,这种高成本的配置和设计,最终会把售价推到一个尴尬的位置——喜欢操控的人可能觉得它不够豪华,追求豪华的人可能又觉得它不够有面子。再加上进口车的税费和渠道成本,这价格就显得更“吓人”了。

斯巴鲁王牌驾控驾驭巅峰体验-有驾

那是不是斯巴鲁的问题?是不是它自己“乱花钱”,导致定价这么不接地气?其实不完全是。我们可以拉几个同行对比一下。进口车定价高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日系进口车,比如雷克萨斯、丰田的跑车系列,定价都远超很多人的心理预期。原因很简单,进口车的渠道成本加上关税,本身就让价格很难压下来。再加上日系品牌普遍在高端市场上追求小众定位,车型的研发成本和生产规模无法摊薄,使得单车价格居高不下。而且,日系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品牌溢价确实不如德系和美系,导致它们的高端车型很难进入主流市场,更多时候是服务特定的情怀用户。

斯巴鲁王牌驾控驾驭巅峰体验-有驾

再往下拆,这是不是一个战略性亏损?换句话说,斯巴鲁到底是在“乱花钱”还是“抓机会”?从市场表现来看,斯巴鲁目前确实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挑战。燃油车的销量下滑、新能源的压力逼得它必须早做转型。而LEVORG这种车型,虽然在国内是小众,但在日本本土还是有不错的市场,这说明它的设计理念是有一定根基的。斯巴鲁选择平行进口的方式引入这款车,很可能是为了试探市场,为未来可能的进口车型铺路。毕竟,中国市场虽然对斯巴鲁不太友好,但它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任何品牌都不可能完全放弃。至于是不是亏损,这还得看它的销售表现。如果LEVORG能在小众市场站稳脚跟,那它的价格倒不一定是问题;但如果卖不出去,那确实会变成一次不小的失败。

最终,再回到这个看起来“炸裂”的数据。从表面看,斯巴鲁的操作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拆开看,它不是没有章法。LEVORG的引入看起来像是为了迎合情怀用户,同时试探市场对高端日系车的接受度。虽然销量未必能达到预期,但它的到来可能会为斯巴鲁未来的战略布局提供一些参考。最后,这事吓人归吓人,但也别只盯着价格和销量,真正要看的,是品牌在当前环境下的动机。斯巴鲁的动作虽然激进,但它的每一步都透露着一种“试错”的心态,这不一定是失败,可能是一次未雨绸缪的尝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