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一个简单的工具,让你进出某个地方,但汽车制造商却坚持要搞砸这个细节。
我不是勒德分子。我也不反对触摸屏(只要它能用)。我基本上喜欢并认同现代安全技术。但是门把手呢?为什么汽车制造商要坚持把核心功能——上下车——变得更难呢?
我认为在异国情调的车上,滑稽的门把手是可以接受的(我并不反对 TVR Cerbera 在后视镜下隐藏一个按钮),但在普通车上呢?绝对不行。
让我来给你列举一些最近特别让人恼火的烂门把手的例子。就从新款奥迪A6说起吧。和大多数新款奥迪一样,这款车现在的门把手是平齐的,而且是无法移动的。它们不会弹出来(这很好),而是需要从外面按下把手内侧的按钮才能打开车门。
原则上没问题。不过最近在一辆测试车上,门锁坏了,导致这辆A6的后门关不上。为了把它修好,我们不得不在车内用了一根棘轮带。这可是一辆价值7万英镑的奥迪。
最近,我还为我们的姊妹刊物《Parkers》长期驾驶了一辆 Cupra Tavascan,花了六个月时间。出于各种原因,我不推荐这辆车,但其中最令人不满意的就是它的门把手。它们是另一个典型的齐平式怪胎,需要两次操作才能打开车门(一次是无钥匙进入系统“解锁”,另一次是打开门把手)。
大多数情况下,打开车门时,车门把手与车身齐平,但偶尔把手会打开,让你感觉好像刚把它掰断了一样。太糟糕了。
最后一个例子是齐平的“弹出式”车门把手,在我看来,这是现代汽车的一大败笔。我以雷诺风景为例——这是一款优秀的汽车,但我却因为车门把手太烦人而没买——但这远非这款电动SUV独有的问题。
其设计理念是,为了获得空气动力,它们会与车身齐平,但在车辆解锁后会弹出。问题是,如果你不马上上车,它们就会缩回去,导致你不得不撬开车门把手才能弹出,这种尴尬的操作方式实在太尴尬了。此外,在寒冷的天气里,齐平的弹出式车门把手比传统的把手更容易被冰卡住。
不仅外门把手如此,车内把手也同样如此。菲亚特、雷克萨斯、宝马和福特等公司都使用电子锁 (e-latch) 系统,只需按下车内按钮即可解锁车门。然而,车门仍然需要手动解锁,那么同时使用两种系统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别提特斯拉的那些东西了,它们感觉太脆弱了,只要稍微用点力就能折断。快速浏览一下论坛,我发现我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感觉的人。
但这不仅仅是现代门把手的烦人之处,也关乎安全。彭博社最近发表了一篇报道,指出特斯拉汽车没有配备合适的备用门把手释放装置,这意味着如果汽车断电(例如,在发生撞车事故导致驾驶员失去意识后),从外部根本无法打开车门。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紧急救援人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更进一步的是,据媒体机构明镜专业版率先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考虑禁止使用完全伸缩式隐藏电动门把手。据传,讨论正在进行中,虽然允许使用半伸缩式和传统式门把手,但必须配备机械辅助装置。该法案最早可能于2027年开始实施,其影响可能十分重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