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三品牌大整合:乐道产品研发、销售体系整合进蔚来
“蔚来和乐道的销售后台要合并了!”5月9日下午的一纸公告,让蔚来内部炸开了锅。根据36氪汽车等多家媒体报道,蔚来启动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调整,旗下子品牌乐道、萤火虫的事业部被全面拆分,研发、销售体系彻底并入蔚来主品牌。这场整合背后,藏着李斌背水一战的决心。
架构大手术:乐道彻底“去独立化”
这次调整堪称蔚来的“心脏移植手术”。乐道品牌的产品研发部门被整体划入蔚来PD&;D(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成立全新的一级部门,直接向李斌汇报。原乐道2000人的整车研发团队被打散重组,产品体验、设计等核心职能收归蔚来统一管理。
销售体系合并更是大刀阔斧。乐道区域销售公司全部并入蔚来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沈斐掌管的乐道用户服务部门成为UE下属一级部门。用内部员工的话说:“现在卖蔚来的销售也要背着乐道KPI了”。
萤火虫品牌虽然调整细节未公布,但事业部同样被撤销,研发资源整合进PD&;D集群。至此,蔚来三大品牌的研发、销售体系完成深度捆绑,李斌要用“一个蔚来”对抗市场寒冬。
销量困局逼出狠招
乐道L60的销量惨淡,或许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4月交付量仅4400辆,环比暴跌31.6%。面对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SU7的双重绞杀,乐道的独立作战能力备受质疑。
更让管理层焦虑的是资源浪费。原本乐道拥有独立研发团队和销售网络,但首款车型上市8个月累计销量不足5万辆,高投入低产出的矛盾激化。有员工透露:“早就该合并了,之前两个团队抢资源的情况太常见”。
销售端乱象更是雪上加霜。部分乐道销售被曝利用购车折扣牟利,清明节的“踏青海报”营销遭群嘲,一线销售人员流动率居高不下。合并后,蔚来区域总经理开始兼任乐道负责人,天津、大连等地已启动“优胜劣汰”。
降本增效刀刀见血
这场整合带着强烈的求生欲。蔚来内部推行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每个部门都要核算投入产出比。P4及以上员工20%的月薪被强制转为股权激励,管理层薪酬集体缩水。
销售提成方案更是直接“换血”。乐道销售底薪从11400元砍到3600元,提成从每台1260元暴涨至4000元。选择新方案的销售月目标仅需卖1台车,但想拿到原收入至少要卖2台。这种“低保障高激励”的模式,逼得部分销售转投小米阵营。
研发端的整合效益可能更显著。乐道L90与蔚来ET9将共享电驱系统,萤火虫车型也能调用蔚来换电网络。李斌在车展上放话:“县县通换电站”计划加速推进,27个省要建成全覆盖的补能网络。
背水一战的最后机会
现在留给蔚来的时间窗口只剩半年。按照李斌设定的路线图,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这意味着月交付量至少要突破5万辆。整合后的蔚来需要同时打好三张牌:主品牌守住30万+高端市场,乐道抢夺家庭用户,萤火虫收割年轻群体。
但风险同样明显。过于深度的整合可能模糊品牌定位,乐道展厅与蔚来门店的差异化运营面临考验。有业内人士指出:“蔚来的服务口碑是最大王牌,如果因为销售合并导致体验降级,可能适得其反”。
这场组织变革就像一场豪赌。赢了,蔚来能靠集约化运营熬过寒冬;输了,可能连翻盘的本钱都赔光。李斌把全部筹码押在“力出一孔”的战略上,市场很快会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