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能源汽车这码事,这几年口水仗打得最凶的,兴许不是该站队插混还是纯电,而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款电芯到底谁更扛造。尤其是比亚迪,执拗地all in磷酸铁锂,搞得一票人觉着它是不是算盘珠子崩了,为了撙节开销才这么着。毕竟,在不少人的认知里,磷酸铁锂简直就是“平价”的代名词,电量滑坡快、续航拉胯,哪哪都比不上三元锂。
这种成见,简直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压得比亚迪有点气短。但最近,风向好像有点微妙。
国家标准委颁布了一项关于电动汽车电芯耐久性的新规,里面点睛之处在于:三元锂电芯的耐久性,较之磷酸铁锂电芯略逊一筹。而且,里程数蹭蹭往上涨,衰减也跟着水涨船高;快充使劲招呼,衰减也愈发明显。这消息一出,感觉比亚迪一下子就拨云见日了,多年的孤注一掷,总算有了官方撑腰。
慢着,别忙着盖棺定论,这真的是比亚迪的“凯旋”吗?
先掰扯掰扯这个国标委的说法,它能铁口直断磷酸铁锂就一定比三元锂“能打”吗?恐怕没那么斩钉截铁。这个“耐久性”不过是个切入点,电芯的优劣,还得掂量能量密度、低温工况、安全性等等。三元锂在能量密度这块,的确占优,能让车跑得更酣畅。磷酸铁锂安全性更胜一筹,不那么容易起火。只能说各有千秋,应用场景有别。
这就好比你问我,是饕餮米饭好还是嗦溜面条好?这没法一概而论啊,老北爱吃面,老南喜米饭,各有各的门道。
再聊聊比亚迪,它死守磷酸铁锂,当然有成本的考量,但更要紧的是,它在磷酸铁锂这条道上,已经蹚得很深,攒下了海量的技术和经验。刀片电芯、兆瓦级快充,这些都是比亚迪在磷酸铁锂腹地精耕细作的硕果。王传福早先就撂下话,比亚迪看好磷酸铁锂,这背后肯定有他的硬实力。
不过,这个“拨云见日”的说法,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对技术的理解,忒容易被“标签化”。一提到磷酸铁锂,就联想到“廉价”、“低端”;一提到三元锂,就想到“高端”、“续航长”。但技术是在迭代升级的,磷酸铁锂也在不断精进,比亚迪的刀片电芯,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偏低的短板。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电芯类型与车辆段位、性能直接挂钩时,是否忽略了技术本身的演进和革新?
还有那个充电的梗,国标委的文件里说了,慢充比快充对电芯更滋养。这对于许多新能源车主来说,可能有点扎心窝子。现在大家伙都求快,恨不得分分钟就把电充满。但长期快充,对电芯的寿数,可能真的有损耗。
这就像人一样,偶尔开夜车可能无碍,但长期熬鹰,身子骨肯定吃不消。
归根结底,电芯的选择,说白了就是个权衡之计。要续航,要安全,要成本,还要充电效率,世上安得双全法,只能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站队。而比亚迪这次的“拨云见日”,也警醒我们,莫要轻易给技术贴标签,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时度势。
与其说这是比亚迪的独赢,不如说是理性打量技术的一次小胜。说不定,未来电芯技术的竞逐,不再是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楚河汉界,而是各路技术路线的融会贯通和锐意创新。就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最终的夙愿,都是让咱们的出行更绿色、更便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