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 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频发,尤其在天气变热和销量攀升的背景下,这一现象愈发常见。吉利汽车,作为知名自主品牌,近期也发生了两起车辆着火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自燃事件概况
最近的一起自燃事件发生在7月5日,地点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一辆正在充电的吉利帝豪电动汽车突然起火,尽管没有明火但浓烟滚滚。消防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对车辆进行灭火,随后与厂家人员共同拆卸动力电池。从现场视频可见,电池被拆下后,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进行喷粉处理,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这一系列措施迅速而有效,防止了进一步隐患。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自燃事故频发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吉利汽车近期接连发生的两起车辆着火事件,更是将这一安全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 处理措施与后果
在7月5日的自燃事件中,消防人员和厂家人员合作高效,迅速而谨慎地处理了突发事件。他们首先对起火的吉利帝豪电动汽车进行了灭火操作,确保火势得到控制。随后,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他们 拆卸了动力电池。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到,电池拆卸后,消防员使用干粉灭火器对车辆进行了全面的喷粉处理,以防止复燃现象的发生。这一系列措施展示了相关人员对安全问题的 高度重视和专业技能。
在处理完自燃事件后,消防人员和厂家人员并未松懈,他们继续密切关注着车辆的安全状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进行了后续的检测与排查工作。这些措施进一步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担当。
近日,吉利汽车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新能源车型自燃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事故车辆均属于武汉一家租车公司,且行驶里程已达约6万公里。目前,事故具体原因尚未公布,吉利汽车方面也未作出回应。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吉利汽车今年内被公开报道的两起车辆自燃事件之一,另一起事件发生在今年5月份。
◆ 市场动态与挑战
在确保车辆安全无虞的基础上,消防人员与厂家人员并未止步于此。他们进一步对车辆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测与全面周到的排查。这种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充分彰显了他们对公共安全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然而,连续发生自燃事件,无疑给吉利汽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市场表现也受到了挑战。
自去年以来,吉利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前五个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2%,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37%。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吉利汽车采取了员工购买自家汽车的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吉利需面对公众质疑和市场竞争带来的双重压力。
◆ 潜在风险与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自燃事件也暴露出一些 产品质量问题。例如,河北定州街头发生的一起吉利星越的自燃事故中,该车在4S店提车后仅一小时就发生了自燃。这款吉利星越是吉利公司在5月10日正式推出的基于CMA平台打造的轿跑SUV,显示其上市时间并不长。
这样的事故表明, 吉利星越自燃事件发生于新车推出仅一小时后,暴露出了产品质量问题,吉利汽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未来,吉利需要对后续风险进行深入排查,以重塑公众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