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越南折戟 人性贪婪毁掉市场 惨痛教训警示未来
曾几何时。越南街头。中国摩托车风驰电掣。2002年。出口额高达19.2亿元。市场份额近80%。日本品牌节节败退。中国制造似乎征服了这个东南亚市场。
但辉煌短暂。如今越南街头。本田雅马哈穿梭如流。中国摩托踪迹难寻。份额不足1%。从巅峰到谷底。不过三五年时间。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价格利刃 刺向自己
上世纪90年代末。越南市场刚刚开放。多山地形。道路曲折。经济水平有限。摩托车成为首选交通工具。日本品牌质量优良。但价格高昂。约2100美元。普通越南人难以承受。
中国企业看到机会。凭借低成本优势。以仅700-800美元的价格切入市场。不到日本车一半。低价策略立竿见影。中国摩托迅速占领越南街头。最高时市占率超90%。
但危机悄然埋下。
看到利润空间。大量中国品牌涌入越南。高峰时超过70家。为争夺市场。他们开始疯狂降价。价格战愈演愈烈。一辆摩托车均价每月下跌70美元。最低时仅售170美元。利润薄如纸片。卖一辆车仅赚30元人民币。
质量沦陷 信任崩塌
微薄利润下。企业开始偷工减料。车架钢材变薄。承重下降。省略电泳涂装等防锈工艺。车辆极易生锈损坏。提供劣质零部件。中国摩托车返修率很高。小故障频发。不到3年就需要大修。四五年就报废。
油耗也远高于日本摩托车。越南消费者发现。中国摩托买得起。修不起。曾经的高性价比形象荡然无存。
更有甚者。个别中国企业搞“一锤子买卖”。向当地市场以超低价倾销滞销产品。卖掉库存后就撤离。完全不顾售后服务。这在海外市场败坏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日本反攻 重夺市场
就在中国企业自相残杀时。日本品牌悄然反击。
他们始终坚守品质。本田等厂商开始推出中低价位产品。并推出首付30%的贷款购买方案。他们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越南各地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
日本摩托能稳定骑行七八年。而中国车三四年就需大修。越南消费者逐渐清醒。宁愿多花钱买可靠的产品。日本品牌份额迅速回升。目前本田一家独占67.5%。雅马哈占22.8%。
人性之恶 毁掉市场
中国摩托在越南的失败。本质是人性之恶的集中爆发。
贪婪驱动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盲目降价。忽视质量。嫉妒促使企业互相拆台。恶性竞争。而非共同培育市场。背叛让一些企业放弃诚信经营。损害整个中国制造声誉。
这并非孤例。在商业史上。类似悲剧不断重演。
镜鉴当下 警示未来
当前中国汽车正在加速出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一季度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但摩托车的教训提醒我们:价格优势只是敲门砖。质量和服务才是立足之本。没有可靠性的产品。注定无法赢得市场尊重。
中国企业必须摒弃短期思维。注重长期品牌建设。加强技术研发。保持技术优势。用质量打动消费者。用服务赢得消费者。
销售只是开始。维护保养等增值服务才是真正的大头。也是真正的考验。
越南市场的教训太深刻。也太珍贵。愿所有出海企业都能从中照见自己。避免重蹈覆辙。
毕竟。商场如战场。最终胜出的从来不是价格最低的。而是能为消费者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