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海拔4200米,那台20万的揽月超了台路虎卫士——车主说他只用了二挡
那天在折多山垭口,看见一台苍穹蓝的揽月从泥坑里爬出来,车身侧倾角度目测超过30度。旁边停着台卫士,车主正蹲在轮胎边上研究。我凑过去问怎么回事,卫士车主指指前面那段烂路:“刚才他二挡就过去了,我挂低速四驱还打滑。”揽月车主摇下车窗,递了根烟过来:“也就是扭矩分配快点,900毫米涉水深度不是白标的。”
这事儿搁以前,我是不信的。20万出头的国产SUV,能在高原烂路上压着进口硬派越野跑?但这两年确实变了,工程师把原本属于豪华车的技术,塞进了家用车的价格区间。
揽月这台车,表面功夫做得挺足。那层云母矿物涂层,不同光线下会在蓝色和紫色之间游走,停车场经常有人过来问是不是改了膜。但真正的门道在看不见的地方——88%高强钢车身,A柱双层热成型钢,这种结构在正面25%偏置碰撞时能保住生存空间。去年有个成都车主追尾大货,气囊全弹后车门照样能开,消防员说这结构扎实。
HiCar 4.0那套系统玩得比较深。上车后手机导航自动切到车机,音乐接着之前进度继续放,全程不用碰手机。方言识别准到什么程度?我用川普说“切到雀儿山隧道”,它真给我规划过去了。23个扬声器布局也讲究,主驾开独享模式时,副驾基本听不清在放什么歌。
2.0T配爱信8AT,参数表上192千瓦不算突出,但实际推背感比数据显得更直接。350bar高压直喷让喷油雾化更细,燃烧效率摆在那儿。换挡逻辑偏运动,深踩油门降挡很利索,市区代步也不会顿挫找存在感。博格华纳那套四驱系统属于平时不吱声、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类型——前轮刚打滑,后轮已经分配上扭矩了,整个过程车主甚至感觉不到介入。
副驾那个座椅16向电动调节,腿托展开后能摆出145度角,确实有点头等舱意思。更绝的是香氛系统带疲劳识别,开久了犯困,薄荷味自己就出来了。这种细节设计,可能比多200匹马力更管用。
车顶无人机机库争议挺大。我在高原试过一次跟拍,稳定性比手持云台强,自动剪辑成短视频直接能发。实用性见仁见智,但至少证明星途在尝试点别的东西。就像当年特斯拉把屏幕竖起来,现在不也都习惯了。
音响这块花了心思。7.1.4全景声布局,双核DSP能分离乐器音轨,低音通过座椅震动传过来。调音团队以前给柏林之声干过活,针对国内路噪环境调了半年多。成都堵车时打开演唱会模式,那种沉浸感确实到位。
涉水深度900毫米配合智能扭矩分配,沙地泥泞都能应付。买这车的人可能一辈子碰不到几次极限工况,但这种储备能力放在那儿,心里总归踏实。后桥差速锁全自动触发,不用手动切换,这点比某些硬派越野还省心。
20万这个价位,德系有老牌选手,日系有省心口碑,自主品牌技术储备这两年也上来了。揽月不是每个维度都做到最顶,但它在往一个方向使劲——把30万级别的配置和调校往下沉。
开了十几年车,见过太多厂家把概念吹上天,落地后缩成PPT。星途这次倒是把承诺的东西基本都给到位了,某些体验甚至超出预期。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你更在意什么。喜欢扎实底盘的,喜欢科技配置的,或者单纯觉得苍穹蓝耐看的,都能找到理由。
折多山那次之后,卫士车主加了揽月车主微信。后来听说他回成都专门去4S店看了一圈,最后还是开着卫士走了。他说:“技术确实到位,但我这车开了五年有感情。”这话倒是实在——车归根结底是工具,但好的工具,总能让人在用的过程中多体会到点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