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华为也没用,亲儿子智界卖不动,奇瑞脸都绿了

华为造车的招牌向来金光闪闪,问界M7月销破万、M9一车难求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可谁能想到,华为和奇瑞联手打造的“亲儿子”智界S7,上市半年销量却惨淡到月均不足千台?奇瑞高管那句“再搞不好,不如去‘投江’”的狠话,现在听起来简直像是一语成谶。

投靠华为也没用,亲儿子智界卖不动,奇瑞脸都绿了-有驾

第一幕:华为光环下的高调开局

去年11月,智界S7顶着“华为首款纯电轿车”的光环登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激情澎湃:“续航855公里,零百加速3.3秒,鸿蒙座舱4.0……”参数表上的每一项数据都冲着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汉的命门去。奇瑞更是倾尽全力,把最先进的工厂生产线腾出来给智界用,就差把“华为救我”写在脸上了。

可现实很快泼了冷水。首月订单勉强破万,但实际交付量却像挤牙膏——12月卖2000台,今年1月直接腰斩到800台,到了4月甚至跌到454台。对比问界M7同期月销1.2万辆的辉煌,智界S7的惨淡简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

第二幕:问题出在哪儿?

1. 华为的“偏心”战术 问界能爆火,靠的是华为门店的“饱和式轰炸”。全国上千家门店摆满M7,销售张口闭口“华为技术”。可到了智界这儿,华为却突然“矜持”起来。一线销售吐槽:“店里连展车都没有,客户问起来,我们只能说‘这车是奇瑞造的’。”——好家伙,华为的金字招牌突然变“贴牌”,消费者能不懵吗?

2. 奇瑞的“拖后腿”操作 交付延迟成了智界的致命伤。有车主苦等5个月提不到车,转头发现隔壁问界M7现车充足。更魔幻的是,奇瑞自己的星纪元ES和智界S7共用平台,价格还便宜3万块。网友调侃:“亲儿子打不过干儿子,现在连自家兄弟都来抢饭吃?”

投靠华为也没用,亲儿子智界卖不动,奇瑞脸都绿了-有驾

3. 纯电市场的残酷现实 今年一季度,纯电轿车市场增速放缓,比亚迪汉降价5万,特斯拉Model 3甩出“0首付”大招。智界S7定价25.8万起,既拼不过性价比,又讲不出新故事。某汽车博主一针见血:“华为智驾再牛,也架不住消费者算账——同样的钱,买混动问界能加油,买智界只能赌充电桩不排队。”

第三幕:奇瑞的“脸绿”与华为的“淡定”

奇瑞急了。4月11日,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拉着余承东开“反思会”,当场立下军令状:“5月必须交付6000台!”可转头就有内部人士爆料:生产线工人还在培训,零件供应跟不上。网友戏称:“这架势,像是学渣考前一周发誓要考清华。”

反观华为,倒是一脸云淡风轻。问界卖得风生水起,智界就算扑街也无伤大雅。余承东最近甚至公开说:“和奇瑞合作是‘小case’,我们的重点在北汽和江淮。”——合着奇瑞折腾半天,连“华为系”的C位都没混上?

尾声:一场双输的婚姻?

眼下,智界S7的当务之急是降价清库存。传终端优惠已超4万,但消费者仍在观望:“万一明天又降5万呢?”更讽刺的是,奇瑞最近悄悄把资源倾斜给自家星纪元,华为则忙着给新伙伴北汽极狐站台。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联姻,如今像极了相亲节目里硬凑的CP——镜头前牵手成功,镜头后各玩各的。

投靠华为也没用,亲儿子智界卖不动,奇瑞脸都绿了-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当华为的“技术光环”遇上传统车企的“产能玄学”,到底谁该背锅?或者,这压根就是一场注定的“错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