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越L:9万起的“大块头”,性价比天花板还是短期红利?

第一次见到星越L是在车展。那会儿它停在沃尔沃展台旁边,外观气场完全不输XC60,甚至车身比例更显厚实。对于熟悉吉利的人来说,这不算意外——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在平台、动力总成等方面都在深度共享资源。

但让我惊讶的不是它像沃尔沃,而是它的入门价格不到15万。这就像你去餐厅点了一份看似法餐的菜,结果价格是路边快餐的水平,自然会让人多看几眼。

吉利星越L:9万起的“大块头”,性价比天花板还是短期红利?-有驾

价格背后的故事

官方指导价是14.77-17.97万,但市场终端裸车最低9万多就能提。

• 直降5万+,基本接近成本线。

• 部分地区叠加了国家补贴(约2万)或地方补贴(1.5万左右),经销商的让利力度也是近几年少见的。

这种打法在汽车圈有个专业词——以价换量。从数据上看,它的确换来了量:

• 今年5月销量21014台

• 6月21668台

• 7月17362台

过去一年累计销量276,335台,在自主品牌SUV中排进前列。

但价格战的副作用是明显的:一旦优惠收紧,销量可能会有回落,这也是消费者在入手前要考虑的一个风险点。

尺寸和定位:紧凑型壳里的中型空间

星越L的长宽高为4770×1895×1689mm,轴距2845mm。

纸面看是紧凑型SUV的范畴,但这个尺寸在同级几乎是“越级”的存在,比本田CR-V、丰田RAV4大一圈,甚至接近汉兰达的车长。实际乘坐空间很宽裕,二排腿部余量在我1米8身高下仍能伸直,后备箱进深也比多数同级车更长。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种“大一号”空间意味着更强的长途舒适性和装载能力。

吉利星越L:9万起的“大块头”,性价比天花板还是短期红利?-有驾

动力系统:同级罕见的双方案

吉利给星越L准备了两套核心动力:

1. 2.0T涡轮+8AT变速箱

• 238马力/350牛·米

• 95号汽油

• WLTC油耗7.79L/100km

• 零百加速7.5秒

• 特点:中高速加速能力突出,适合经常跑高速的用户

2. 1.5T混动+3挡DHT

• 发动机163马力/255牛·米

• 电机136马力/320牛·米

• 92号汽油

• WLTC油耗4.79L/100km

• 零百加速7.9秒

• 特点:油耗低,日常通勤成本更友好

值得一提的是,2.0T这套动力和沃尔沃的Drive-E系列同源,只是调校略有不同。而混动系统则是吉利自主研发的混动专用平台,在城市工况下的节能效果比传统油车显著。

驾驶与乘坐体验:厚重感与易上手的平衡

吉利星越L:9万起的“大块头”,性价比天花板还是短期红利?-有驾

我试驾的2.0T版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底盘很整,过坑洼时的滤振干净利落,车身像一整块铁疙瘩在运动。这种质感在15万以内的SUV中并不常见,更接近合资中型SUV的水平。

转向手感偏轻,高速时需要稍微多注意修正,这也是它更照顾城市驾驶舒适性的取向。混动版的加速响应更像电动车,起步顺滑,但在高速再加速时动力储备略逊于2.0T。

用车成本:别只看油耗

• 2.0T版加95号油,按照当前油价计算,每年2万公里油费约1.1万-1.2万。

• 1.5T混动版加92号油,油费可控制在6000-7000元左右。

• 保养周期一般为7500-10000公里一次,机油、机滤小保养在4S店价格约600-800元。

• 国产SUV普遍的保值率短板依旧存在,三年残值可能在50%左右。

同级对比:

• 与本田CR-V:空间更大,动力更强,但品牌溢价和保值率略逊。

• 与长安CS75 PLUS:配置和动力都不落下风,但星越L的底盘质感更接近合资。

• 与哈弗H6:档次感和行驶质感更高端,但终端优惠幅度不同地区差异大。

适合人群与购买建议

• 适合:预算在10万左右、对空间和动力有需求的家庭用户;经常跑高速、需要更强加速能力的人群(选2.0T)。

• 谨慎:短期换车、看重保值率的用户;对油耗特别敏感但又坚持要2.0T的。

吉利星越L:9万起的“大块头”,性价比天花板还是短期红利?-有驾

结论:

在当前价格战背景下,星越L的综合性价比无疑是顶尖的。它的产品力对得起甚至超出了售价,但这种“真香”很可能是阶段性的——趁价格低时入手划算,等价格回升就不一定了。

一句话总结:

如果你预算在10万出头,想一步到位买台大空间、强动力、有点豪华味的SUV,星越L是难得的窗口期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