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Model Y这款车在市场上的热度可以说是居高不下,每个月的销量榜单一出来,它基本都稳稳地排在前面,成了很多人绕不开的选择。
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网上夸它的人和吐槽它的人几乎一样多。
有人提了车高呼“真香”,觉得是划时代的产品;也有人开了一段时间,抱怨连连,觉得被网上的各种评测给“忽悠”了。
那么,这台被无数聚光灯照射的“网红车”,在褪去滤镜之后,真实的日常使用体验究竟是怎样的?
咱们今天就借着一位车主开了两个月、跑了将近五千公里的真实经历,把这台车的里里外外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让人又爱又恨。
首先得说的,就是Model Y最引以为傲的一点——空间。
从数据上看,车长四米七五,轴距接近两米九,这个尺寸在家用SUV里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作为一台纯电动车,它没有传统油车那套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和长长的排气管,所以车内的空间利用率被发挥到了极致。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后排地板是纯平的,中间位置坐人再也不用蜷着腿,舒服多了。
那位车主提到,他身高一米八的朋友坐在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不小的距离,这就足以证明它的纵向空间确实宽敞。
在装载能力上,它更是表现得像个“空间魔术师”。
后备箱本身就很大,放倒后排座椅后能形成一个巨大的纯平空间,别说放婴儿车、露营装备和好几个行李箱了,就是搬家拉个小件家具,甚至在里面躺下休息都不是问题。
更让人惊喜的是,后备箱盖板下面还藏着一个巨大的储物格,放些不常用的杂物或者几个背包,能让后备箱随时保持整洁。
再加上车头那个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前备箱,不仅额外多了一处储物空间,还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小痛点:车头朝里停、车尾贴着墙的时候,也能轻松地从车头取放物品,这份从容和便利,确实是油车给不了的。
然而,空间大,并不完全等同于乘坐舒适。
Model Y后排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就是它的座椅。
根据大量车主的反馈,包括这位提供了两个月体验的车主,都明确指出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比较直,而且不能调节,坐垫也有些偏短。
短途乘坐可能感觉不明显,可一旦遇上堵车或者跑长途,时间一长,腰部就容易感到疲劳酸痛,大腿也因为承托不足而觉得不自在。
这其实反映了特斯拉在设计理念上的一种取舍。
为了追求车顶溜背的流线造型,同时保证后备箱有足够高的垂直空间,后排座椅的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牺牲了。
这种设计思路在更注重驾驶者体验的欧美市场可能问题不大,但在国内,消费者往往对后排乘客的感受更为看重。
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一些新势力品牌,比如理想、蔚来等,就把后排的舒适度研究得非常透彻,电动调节、座椅加热通风、腿托、大角度靠背放倒等功能一应俱全,力求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找到最舒服的姿势。
所以,如果你买车主要是自己上下班代步,那Model Y的后排完全够用;但如果你的用车场景经常需要满载家人长途出行,那这个后排的乘坐体验,确实是你下单前需要带家人去实际感受和慎重考虑的。
说完了“坐”,我们再来聊聊“开”的感觉。
驾驶体验,是特斯拉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那位车主形容“红灯变绿灯那会儿超多车都得让”,这句话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它动力性能的强悍。
即便是最基础的后驱版,零百加速也能做到6.9秒,这个成绩足以让它在路上轻松超越绝大多数家用车。
那种踩下电门踏板,动力瞬间涌出、毫无延迟的推背感,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驾驶乐趣,这也是电动车相比传统油车最独特的魅力。
同时,它的底盘调校偏向硬朗,悬挂的支撑性很好,再加上精准的转向和很小的转弯半径,让这台尺寸不小的SUV开起来感觉非常灵活,无论是在城市里穿梭,还是在山路上拐弯,都能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
不过,这种运动化的调校也带来了一体两面的影响。
优点是路感清晰、操控好,缺点就是牺牲了舒适性。
车主提到过减速带时“咚咚”作响,后排的朋友觉得颠簸得厉害,这都是真实写照。
它对于路面细碎颠簸的过滤不够彻底,遇到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时,传到车内的冲击感会比较明显。
这种“硬邦邦”的乘坐感受,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人来说可能是加分项,但对于注重舒适的家庭用户而言,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减分项。
最后,我们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续航和日常使用成本。
Model Y后驱版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是600公里,但所有开过电动车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字是在最理想的工况下测出来的,实际使用中肯定会打折扣。
根据车主的实测,夏天正常开着空调,综合续航大概在四百八十公里左右,如果上高速以一百一十公里的时速行驶,能耗会更高,续航可能会掉到四百公里以内。
到了冬天,由于低温会影响电池活性,续航还会进一步缩水,打个七八折是很正常的现象。
所以,对于续航,我们需要有一个理性的预期,根据自己的日常通勤距离和充电便利性来判断是否够用。
虽然续航会打折,但特斯拉强大的补能体系是它的一大优势。
遍布各地的超级充电站,充电速度很快,车主提到从30%充到80%电量最快只需要二十多分钟,长途出行时在服务区休息一下的功夫,车子就能补上几百公里的续航,大大缓解了里程焦虑。
而如果家里能安装充电桩,那用车成本就极具吸引力了。
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充电,每公里的电费可以低至六分钱,一个月下来可能就几十块钱的电费,相比油车每个月动辄上千的油费,长期来看能省下一大笔钱。
当然,这台车在一些细节上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那块巨大的全景天幕,虽然视野开阔,但在夏天暴晒下,车内会迅速升温变成一个“烤箱”,遮阳帘几乎成了必备品。
还有车漆偏薄容易出现划痕、仿皮座椅冬天摸着冰凉、高速行驶时无边框车门带来的风噪比较明显等,这些都是车主们在日常使用中会遇到的真实问题。
不过,它也有很多省心的地方,比如保养可以直接预约上门取送车,系统升级通过网络远程就能完成,让车子常用常新,这些都体现了它作为智能电动车的先进之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