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成都车展,哪个车迷不是摩拳擦掌,恨不得把所有新车都盯个遍?
可偏偏就在一众流量选手里,方程豹钛7这个SUV界的“新晋小透明”,忽然抢镜出圈了。
这车,不是啥百年老字号,也没靠什么明星站台。
但你要是真蹲展台那一刻,估计会纳闷:这家伙怎么这么能整活儿?
到底方程豹钛7有啥该火的理由,还是说,纯粹营销给秀出来的幻觉?
诶,这里头的谜团,多得跟成都小吃似的——辣味层层叠!
感觉今天,咱就得当回侦探,扒一扒钛7到底有没有料,值不值得被大家念叨。
一眼瞥过去,这钛7的设计总让人想起那句网络名言:“硬朗是骨子里的帅气,不靠修图,也敢素颜出街。”
整辆车,就是方方正正的,有点像大力水手拍照都不带侧脸的那种执拗。
别小瞧这一身方盒子,最近圈里口味变了。
自打大G、坦克300这些荷尔蒙SUV掀桌后,年轻人对圆头圆脑那一套,突然间就兴趣寡淡了。
硬派风暴一来,谁还不是梦想“浪迹天涯,有个大块头能风里雨里顶着”?
钛7的造型紧跟这波风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电子潮流美学。
像那半封闭的中网,不全透气但够神秘,灯组是一体性的,配上日行灯像两个凌厉的卧蚕,夜里亮起走路自带气场。
至于车尾小书包,懂行的都知道,这两年不背点东西,都不敢自称越野选手。
毕竟谁还没点“城市探险家”的心态呢?不背个书包,好像走个省道都亏待自己。
还有车身尺寸,4999毫米的长度近2米的宽度,乍一看,这玩意在路上绝对不输气势。
但内部呢,5座布局保证了空间阔绰,说是载上闺密朋友去露营、后排还能翘着二郎腿吃火锅,八成真不是吹的。
讲真,最近SUV领域谁家不是“空间王+智能王”的双保险思路?
钛7也明了这一套,内饰显然下了大本钱。
平面、笔直线条统治了仪表台和车门,给人特别实在的心理暗示:这玩意一看就“抗造”,不是那种小资型的假精致。
四幅方向盘,沉甸甸的握感,坐在驾驶席会莫名多了几分“掌控欲”。
液晶仪表放到12.3英寸,视觉体验算是够卷的。
中控甚至安排上15.6英寸大屏,实际摸一把有点像家里小孩的平板突然增大号。
再加HUD抬头显示,直接把26英寸影像投射到视野前方,看数据信息都快变成看电影了。
还有车载冰箱这事,别说大叔大妈了,现在小情侣也开始讲究“自驾出行饮品不离口”。
估计到时候露营、沙滩嗨趴,不带点小饮料在车里,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智能生态那一块,方程豹说要全线支持比亚迪最新的车机系统。
虽然网上没开始测评,但按比亚迪过往口碑,流畅性大概率不会尬住。
瞧瞧,配置对标卷疯了。
可说到重头戏,动力系统才是钛7祭出的“杀手锏”。
插混系统,发动机1.5T涡轮,最大156马力,数据党肯定要掐指一算了。
电机版块分为200千瓦跟360千瓦两个区间,怎么看都是够用甚至暴力。
最夸张的是纯电续航给得大方,100公里起跳,还分小步快跑到130公里,高速城郊之间切换自动档,电量够用还不焦虑。
百公里加速4.5秒,这速度,要是放在过往的大排量自吸燃油SUV上,只有那些年奥迪RS、奔驰AMG才给这待遇。
换到钛7身上,突然感觉:混动车都卷到性能时代了。
不得不说,这几年新能源SUV折腾出不少“神仙打架”的局面。
别说钛7刚刚入局,现在市场上,每个厂牌都在积极做智能、高效、舒适三重卷王。
像前阵子大火的理想L7、小鹏G9、问界M7,哪款不是在配置上恨不得掏空供应链库存?
钛7也是抱着必杀劲头来拼市场,但有没有在同级里杀出重围?其实真要打个问号。
毕竟新品牌,有没有资源搞大规模交付,售后服务稳不稳,这种“底层焦虑”还真不是靠车展上一波声浪能消化。
一说到方程豹,大家下意识还是要跟比亚迪的大树绑一块。
别的不说,比亚迪的供应链、造车经验和成本把控,已经让中国车企站稳国际头部了。
方程豹做子品牌来深耕新细分市场,有点像家里孩子搞副业,主业养家,副业搏未来。
而钛7这个产品,一脚踩重混动、智能和硬派,全方位“试水压”。
说说内心吐槽,国内中大型SUV用户有多能折腾,了解市场的都清楚。
一方面,大家要求一定要颜值能打,动力出挑,智能生态能陪你刷抖音、地图雷达全副武装。
另一方面,愿意掏腰包的,谁还不关注保值率、品牌维权和十年老化后的二手车售价?
城市里再怎么穿梭,脑袋里多少都会给自己幻想——等哪天抄近道进西部无人区,让SUV铁骨铮铮的性能露一把脸。
钛7定位的“承载式车身”听起来偏舒适,没那么极致越野,但又往那种做派上靠拢。
多少有点像穿皮鞋蹚泥巴,形象是有了,真上战场你敢下地库泥泞路段试试?
看客心头的小九九,方程豹自己肯定清楚。
比方说,城市家庭的真实场景,90%用来通勤、过节郊游。
可宣传片会反复灌输了“理想远方”——逃离都市、释放自我,仿佛买了钛7就能直接背起行囊跑川藏。
别太当真。
有这个精气神好,但说到底,多数人终归还是要用SUV的那份从容和安心。
当然,新款车有新问题。
比如,插混技术虽火,但它的长远耐用性、后期油电混合的维修成本,依赖大牌背书。
比亚迪在混动领域干了这么久,其实也踩过坑,尤其电子电控那些小毛病的用户反馈,经常能刷到。
钛7首发用的智慧系统,刷脸识别、语音助手、OTA升级是不是百试不爽?
实车落地后,BUG会不会被曝光一轮接一轮?
还是说靠着老大哥供应链,毛病能很快抹平?
其实真走市场和用户口碑,冷暖自知。
数据说现在SUV市场年销售规模在放缓,高端领域反而越来越内卷。
大家不再只看性能表和配置,售后体验才是品牌能不能长期翻红的命门。
钛7拿着一身光环首发出场,是不是能给所有潜在用户“稳赚不赔”的信心还是要慢慢来。
毕竟有多少人看车时忍不住心动,但买车后发现修理店的维护周期排队能等到吐血。
新产品首发期,种子用户的吐槽和点赞,决定了它两年后路上的曝光度有多高。
城市型硬派的流行,多少也是一种群体心理自我催眠。
人们一边在城市里苦苦追逐生活的安全感,一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城市猎人”,用一台SUV去追逐诗和远方。
钛7的出现,满足了这种“想远方又怕脏鞋”的念想,介于理想和现实之间打下了一环。
但回头看,谁能保证这波潮流不是三两年后就换掉了主题?
汽车圈最不缺的,就是被新生代玩家不断颠覆的故事。
剥开钛7这层“东方硬汉”的外壳,其实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还是一场产品力、品牌信任度、后期维护和市场策略的综合PK战。
新玩家进局,本就是一场豪赌,有人押宝一夜暴富,也有人深耕十年默默失声。
而钛7呢,既有比亚迪生态这个大靠山加持,也面临新品牌成长的烦恼——谁都想成为C位,但没人想做炮灰。
就看这个“新新人类”,能不能在一轮轮的市场淘汰赛里挺到最后。
你说,愿不愿意用自己下一个十年的用车计划,给钛7一次机会?
都市、远方、热血、从容,这些词缠绕着困倦的购车心态,也许钛7会是一把钥匙,也可能只是一闪而过的昙花。
那么,聊到这儿,你会把方程豹钛7划入自己人生的买车清单吗?或者说,你更看重“硬派气质”还是科技配置的那份体面感?评论区见,来互掐一波思路。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