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700块换了一套米其林轮胎,一堆人私信骂我,说我人傻钱多,典型的智商税韭菜。”
这事儿都过去半年了。
当初换胎的时候,修理店老板在那边吧啦吧啦推荐,我心里也犯嘀咕,一套轮胎顶我半个月工资,至于吗?
可之前那套廉价胎把我折腾得够呛,要么高速上无缘无故给你鼓个包,要么停几天胎侧就慢撒气,跟个病秧子似的。
一咬牙一跺脚,换了。
半年后,我只想跟当初那些骂我的人说,你们真该试试。
换上新胎的第一感觉,怎么说呢,就是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以前那破胎跑起来,车里跟开了个拖拉机一样,“嗡嗡嗡”的声音震得我脑仁疼。
换上米其林那一刻,那该死的噪音突然就没了,耳朵清静得甚至有点不习惯,感觉车都高级了不少。
真正的考验是上个月那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
高速上全是积水,旁边的车一个个跟蜗牛似的挪。
我手心也捏着汗,毕竟水滑嘛。
结果前面一哥们突然一脚急刹,我下意识也跟着踩死,车子居然稳稳当当就停住了,没有一点要飘的意思。
方向盘传过来的那种紧紧扒住地面的感觉,太扎实了。
就那一瞬间,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这钱,没白花。
当然,网上老有人揪着米其林的耐磨性不放。
浩悦4那340的耐磨指数,确实不算顶尖,比一些国产硬胎差远了。
以前我也觉得,轮胎嘛,不就得耐磨吗,最好跟石头疙瘩一样,开到天荒地老。
现在我才想明白,追求极致耐磨,那不是开车,那是玩命。
你想想,轮胎做得那么硬,橡胶都快成塑料了,它的抓地力能好到哪儿去?
尤其是在湿滑路面,人家一脚刹停了,你还在往前出溜,省那几百块的轮胎钱,够不够你修车的?
米其林牺牲掉的那点耐磨,换来的是安全和舒服,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我不是说国产胎不行。
这几年国产货确实猛,朝阳1号,赛轮液体黄金,性能都挺能打的,性价比也高。
朝阳去年高端系列卖得全国第一,这成绩不是吹出来的。
你要是天天在城里堵着,上下班代个步,国产大牌的中高端绝对够你用,绰绰有余。
但差距还是得承认。
米其林、马牌这些玩了一百多年橡胶的,在技术底子上还是有两把刷子。
尤其是在一些极限性能上,比如干湿地的抓地力、高速过弯的稳定性,那点细微的差别,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
说白了,选轮胎这事就跟吃饭一样,看你下什么馆子。
不差钱,图享受,天天米其林三星。
讲究实惠,味道也不错,那家门口的靠谱小馆子也挺好。
最怕的就是贪便宜,吃了地沟油,吃坏了肚子自己受罪。
换了这套米其林后我才琢磨过味儿来,轮胎这东西上印着的“便宜”两个字,背后可能标着最贵的价格。
你省下的那几百块,可能得用一次追尾、一次失控的代价来还。
那2700块,我买的根本不是四条轮胎,买的是暴雨天敢踩油门的信心,是全家人坐在车里的那份安心。
下次换胎,我还得好好琢磨琢磨,但有一点板上钉钉——在安全这事上,我再也不贪便宜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