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各路自主新能源势力恨不得把展馆天花板都给掀了,结果呢,长城掌舵人魏建军的微博,愣是精准屏蔽了所有本土新锐,搞了个“万国汽车博览会”。
宝马、奔驰、丰田,甚至连采埃孚的齿轮箱总成,都喜提九宫格的顶流待遇。
这波操作,着实令人玩味。
有人揣测,魏总这是“唯洋是举”,骨子里就看不上自家兄弟?
可转头,他又对那种“塞个1.5T就敢卖两百万”的增程电动车嗤之以鼻,言语间颇有不屑。
这态度,让人一头雾水,拿捏不准。
咱们且不论魏总这是否是“慕强心态”,先剖析下这行为背后的盘算。
一种说法是,魏总这是在死守“机械浪漫”,觉得内燃机才是汽车的命门所在。
毕竟,长城刚官宣了6.0L水平对置发动机专利,这架势,摆明了是要跟全面电动化对着干嘛。
但问题是,都什么世道了?
新能源汽车眼瞅着就要把传统燃油车逼到绝路了。
魏总这般“念旧”,真能撩拨到Z世代的心弦吗?
要知道,现在的后浪们,可不是靠老情怀就能PUA的。
他们更中意的是智能化、黑科技,以及那份绿色的环保意识。
当然,也不乏另一种解读,认为魏总这是在“师夷长技以自强”。
他PO的那些“洋技术”,都是人家百年汽车工业的积淀结晶。
取长补短,方能厚积薄发。
这番说辞,听起来倒也似乎有几分道理。
不过,细究之下,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魏总微博上展示的,除了汽车工艺,还有会晤巴西总统卢拉的场景。
这传递出什么信号?
预示着长城汽车的雄心壮志,绝不仅仅是造车那么简单,而是要逐鹿全球市场。
那么症结来了,为何魏总独独对“洋技术”倾心不已?
莫非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某些维度上还存在短板?
譬如,在硬核技术、品牌溢价、用户体验等方面,仍有精进的空间?
单看数据,便可洞悉一二。
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确一路高歌猛进,但高端市场,特斯拉、宝马、奔驰这些老牌劲旅,依然把持着相当可观的份额。
这意味着,国产新能源汽车,若想真正实现突围,还得在产品力、技术力和服务力上下足功夫。
当我们惯性地将缘由归咎于“国产汽车起步晚”时,是否忽视了隐匿其后的结构性问题?
例如,创新生态、人才储备、产业链协同等等。
这些痼疾,不是靠几句豪言壮语就能药到病除的。
魏总的“洋技术”九宫格,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挑战。
它警醒我们,切莫被表面的喧嚣所迷惑,更要直面内在的鸿沟。
归根结底,汽车产业的演进,不是靠一己之好恶就能左右的。
它需要整个产业链同心协力,需要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的双轮驱动。
魏总的微博,与其说是“恋栈”,倒不如说是“焦灼”。
他焦灼的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的大潮中,能否守住既有版图?
他忧虑的是,中国汽车工业,能否真正实现换道超车?
而这份焦灼,或许恰恰是中国汽车工业奋楫笃行的内在动能。
毕竟,惟有正视不足,方能迎头赶上。
正所谓,知耻近乎勇嘛。
所以,魏总的“非洋不发博”,或许并非一无是处,它让我们看到了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破局的曙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