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齐聚鸿蒙智行招商会,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引人关注

诶,你说现在啥最蹿红?

兴许有人说是AI,有人说是短剧。

但在车圈,那绝对得是“鸿蒙智行”。

经销商齐聚鸿蒙智行招商会,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引人关注-有驾

这不,风闻智界和尚界要办专网招商会了,一溜儿经销商摩拳擦掌,翘首以盼呢。

这事儿盘起来挺有嚼头。

一方面,新势力车企如漫天星斗般涌现,另一方面,老牌汽车厂家的光景却不甚如意。

孙少军09那条博文里说,传统品牌退网摁下加速键,经销商都想易帜,这话听着刺耳,咂摸一下,倒也合情合理。

你想哈,现在谁还死守油车不放?

就算嘴上嚷嚷着“机械轰鸣才是王道”,身子骨还是很诚实地往新能车的展厅里扎。

经销商又不是棒槌,哪个牌子能淌金,他们心里门儿清。

踅摸回这个“尚界”,上汽和临港捯饬的这个项目,听着就挺有气魄。

年产量直奔28万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且,瞄准的是哪块地盘?

又想描摹一幅怎样的蓝图?

这都让人挠头。

智界那边,R7增程版的续航直接怼到1673km,纯电也有360km,这数据一摆出来,确实够唬人。

还有那款新S7 Ultra运动版,703km的续航,身价也杵在那儿,32.98万。

话头一转,你肯落袋吗?

这当中就牵扯到一个顶顶要紧的茬儿:金主儿们到底图个啥?

是恨不得跑到月球的续航,还是抓人眼球的设计,抑或是更灵泛的体验?

人人心头都有一杆秤。

而且,现在新能车企的套路也愈发繁复了。

你看智界搞专网,问界也是如出一辙。

为啥要这么摆弄?

莫不是想把销售和售后都攥在手心里,更好地把控用户体验。

盖因,用户体验上去了,口碑才能立起来,口碑立起来了,销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可这么一来,对经销商而言,是不是就意味着话语权被稀释了?

往昔,经销商还能跟厂家掰扯掰扯,现在呢?

经销商齐聚鸿蒙智行招商会,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引人关注-有驾

恐怕只能照着厂家的章程办事了。

当然,从买家的角度看,这种模式也未必是桩坏事。

起码,理论上来说,服务会更标准化,价码也会更透明化。

话锋一转,这“尚界”到底是个啥?

咋到现在还没瞧见真身?

这着实吊足了胃口。

按着孙少军09的说法,今儿个经销商就能窥见新车芳容了。

看来,指日可待,咱们就能一饱眼福了。

其实,车市的变迁,背后映射的是整个社会消费走势的演变。

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变了,对智能化的诉求高了,对品牌的认知也更趋多元化了。

当我们还在叨咕“BBA是不是永远的神”的时候,或许已经有一拨后生仔开始拥趸更具格调、更具科技感的新势力品牌了。

是以,老牌车企要想不被拍在沙滩上,就得赶趟儿转型。

不能再抱着老黄历,得学会拥抱革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扯到这儿,又浮现出一个问题:这林林总总的新势力品牌,终归能存活下来的又能有几家?

会不会像当年的共享单车,一地鸡毛?

这着实难说。

但板上钉钉的是,只有真正能消弭用户痛点,提供上乘货色和服务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是以,与其说是车企间的厮杀,不如说是对企业创新力、用户洞察力和运营力的全方位考量。

末了,再回到“尚界”这个名号。

这名字起得颇有深意,既有“向上”的喻义,又带有一股“时髦”的调调。

能不能真正引领风骚,成为消费者心头的“尖货”,还得看它的真章。

毕竟,车子不是日用品,动辄几十万,大家掏腰包的时候,肯定会货比三家,精挑细选。

是以,光靠营销噱头是远远不够的,终归还是要靠产品力说话。

就像开篇说的,现如今是车圈的“战国时代”,各路诸侯都在跑马圈地,抢夺市场份额。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桩美事。

选项多了,竞争白热化了,得益的自然是咱们老百姓。

只是,在五花八门的选择面前,擦亮眼睛,挑到最称心如意的那辆车,才是当务之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