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以内,车企开打番位赛

10万以内,车企开打番位赛-有驾
10万以内,车企开打番位赛-有驾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10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占比从2024年的22%提升到了27.2%,销量增长51%。销量增长的同时,车企也开始抢滩这一市场。近期,多家车企集中上市多款10万元以下车型,让这一市场的供给进一步丰富,竞争也更加激烈。

市场火热

有新车有销量


图片

从6月5日到12日的8天里,奇瑞先后上市了A级风云A8插混新车型、A0级纯电小车QQ多米、A00级QQ小蚂蚁喜爱版和冰淇淋元气版4款新能源汽车,主攻10万元以下市场。包括东风、一汽奔腾、比亚迪等在内的一众车企近期都上市了10万元以下的新车,让这一市场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4月28日,起售价8.99万元的五菱纳米06正式开始预售。5月26日,起售价9.98万元的一汽奔腾悦意07上市,打出“9万级超大电混SUV”的标签。5月27日,东风纳米旗下的全新纯电SUV——东风纳米06正式上市,限时优惠价下探到7.99万元(起)。

在新车抢滩市场的同时,已经入局的车型交出了销量方面的成绩表。据不完全统计,5月,有31款车型月销量破万辆,销量最高的4款均为10万元以内车型,其中,吉利星愿的销量突破了3万辆,达到3.6万辆。在5月卖出37.7万辆乘用车的比亚迪,正是依靠多款10万元以下车型的热销才取得了如此高的销量成绩。5月,比亚迪海鸥、秦和海狮3款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均超过3万辆,其中,海鸥的销量甚至超过了6万辆,达到60131辆,成为当之无愧的销量王。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10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占比从2024年的22%提升到了27.2%,销量增长51%。当前,1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已经成为最火爆的市场,也因此吸引众多车企加入这一市场的争夺。“10万元以下市场是销量最高的市场,车企要想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必然会开发更多相关车型。”一位自主品牌市场负责人坦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车企自然不会放过10万元以下这一热门市场,后续还会有更多新车型推出,不断丰富这一市场需求,而更丰富的市场供给也会进一步推动这一市场销量的继续增长。

图片

价格与品质的精准匹配


图片

“国内乘用车价位段需求呈现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即2023年前乘用车消费持续升级,从2024年起连续降级。”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指出,去年和今年,30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出现负增长;而10万元以下的车型,今年前5个月销量增长了51%。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占比的提升,体现了当前汽车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但食品烟酒消费占比下降至31.5%,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分别增长13.9%和3.0%。这一升一降的背后,折射出消费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服务消费占比连续5年突破45%,2024年达到46.1%,而奢侈品市场却遭遇寒冬。消费降级在不同收入群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现。新中产家庭资产缩水比例从2021年的8%攀升至2023年的43%,迫使他们在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刚需”领域选择“优替”,而在服饰、生活服务等“可选”领域寻求“平替”。知萌趋势调研显示,87.1%的消费者追求“质价双优”,即价格与品质的精准匹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汽车的消费也更加“务实”,10万元以下市场“便宜又大腕”的特性自然更受消费者欢迎。

“现在车企多是平台式开发,技术平权下,很多高科技技术在价格更低的车型上也会体现,因此对消费者来说更实惠,性价比更高。”市场调查中,多位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一般车企开发的很多新技术会普惠至各不同价位的车型上,只是低价位车型上的配置会低一些。以智能驾驶为例,1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的相关智驾功能往往不是“顶配”,但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也是具备的,相较之下性价比更高。消费者在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之下,会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车型。

以东风纳米06为例,新车基于“天元智能”技术品牌,配有高快领航NOA(领航辅助驾驶)、城市记忆领航辅助等功能,无须依赖高精地图,记忆泊车辅助支持复杂场景。新车还配备20余项主动安全功能,全方位监测周围车辆情况。其智驾系统还能基于东风“太极大模型”,打造“常用常新”用车体验。这样的功能同时出现在一款10万元以下车型上,对消费者来说不仅是满足了需求,而且还带来了惊喜。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的汽车消费更趋理性,正在从“符号价值”回归“生存理性”。尤其在造车新势力加入后,在“科技平权”“用户共建”等理念引导下,消费者对高端品牌的追求热情减弱,转而更倾向于更“实惠”的平价车型。这种消费观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产品力是入场券,价格是终极防线,品牌用来降低决策风险。”这是业内对10万元以下市场特征的总结。综观当前的10万元以下市场,产品性能和性价比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不断提升,迎合了消费降级后“使用体验不降低”的需求,销量自然会不断增长。雷达证券指出,10万元以下市场销量的增长,与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产业变革等多重因素相关。

图片

10万元以下市场能有多大


图片

雷达证券认为,随着《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实施,车企供应链成本有望进一步压缩,为10万元以下车型的降价空间提供支撑。同时,以旧换新政策的延续性将直接影响市场走向。若政策力度不减,2025年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将超过2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无论是传统燃油乘用车还是新能源乘用车,1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的销量都处于增长态势。

作为刚需市场,10万元以下产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消费降级只是一时的变化,车企要想持续拓展这一市场,尚需在产品力上做足功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消费降级”是阶段性现象,是在经济波动、就业收入预期变化、家庭财富缩水等情况下,消费者对其消费行为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在宏观经济、市场预期改善后,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大方向不会变。

事实上,10万元以下的市场波动很频繁,分析过去这一市场销量下滑的原因,不难发现,消费力等宏观层面因素之外,产品力成为决定这一市场销量能否持续攀升的关键。以当前推动10万元以下市场销量增长的配置升级、性价比提升等因素为例,虽然现在很多10万元以下车型都拥有智能驾驶功能,但在“15万元级车型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刚刚落地之际,10万元以下车型配备的智能驾驶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呈现怎样的效果尚需市场验证。一旦这些智能驾驶功能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较大的偏差,必将影响这一市场的销量。

同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车企正在不断压缩成本,追求极致性价比,10万元以下市场正是对性价比关注度最高的市场。当车企没有更多的余力不断提升相关产品的性价比之后,相关车型的竞争力必然会受到影响。“10万元以下的车型,车企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不可能有再降价空间了。”一位终端销售人员坦言,目前,10万元以下的车型,在售卖时几乎没有了议价空间,让终端销售备感压力。

随着车型的不断丰富,竞争趋于白热化,车企要想在10万元以下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然会在产品力、性价比等方面不断发力,随之而来的,盈利空间也会不断被挤压。这个市场也会随着白热化的竞争出现市场波动,车企需汲取过去市场波动的经验教训,警惕各种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整体销量下滑的风险。

文:王金玉 编辑:孙焕玉 版式:刘晓烨

图片


图片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图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