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汽车备用钥匙,大多常年躺在抽屉里 “吃灰”—— 有人觉得 “放着不用,电池不用管”,有人担心 “长期闲置会漏液,得把电池取出来”。到底哪种做法对?其实备用钥匙的电池要不要取,不能一概而论,得看钥匙类型和存放情况。今天用大白话讲透这件事,教你判断何时该取电池,还附备用钥匙保养技巧,新手也能看懂,别让备用钥匙 “放坏了”。
一、先搞懂:备用钥匙长期不取电池,会有 3 个隐患
很多车主觉得 “备用钥匙不用,电池也不耗电”,其实就算不按按键,电池也可能慢慢损耗,长期不取还会有隐患,尤其这 3 点要注意:
电池漏液,腐蚀钥匙电路板:汽车钥匙的电池大多是纽扣电池(比如 CR2032),这类电池长期闲置(尤其是超过 2 年),可能会出现漏液情况。电解液是腐蚀性液体,一旦漏出来,会直接腐蚀钥匙内部的电路板,导致钥匙失灵,到时候修钥匙的钱,比换电池贵好几倍。
电量缓慢耗尽,紧急时用不了:备用钥匙虽然不用,但内部芯片会有微弱耗电(比如感应钥匙的低频天线,会一直处于待命状态),长期不取电池,电量会慢慢耗光。真遇到主钥匙丢了、没电的紧急情况,备用钥匙也用不了,反而误事。
潮湿环境加速损坏:如果备用钥匙放在卫生间、厨房等潮湿的地方,就算钥匙有防水设计,长期受潮也会让电池接触点氧化,不仅耗电更快,还可能导致钥匙按键失灵,比如按解锁键没反应。
我之前就吃过亏,备用钥匙放抽屉里 3 年没管,后来主钥匙没电想用备用的,结果发现钥匙完全没反应,拆开一看,电池已经漏液把电路板腐蚀了,花了 200 多块才修好。
二、分情况说:这 2 种情况建议取电池,1 种情况可暂时不取
备用钥匙的电池不是 “非取不可”,根据钥匙类型和闲置时间,分情况处理更合理,别盲目拆卸:
1. 这 2 种情况,建议取出电池,避免损坏
长期闲置超过 1 年,且是 “机械 + 遥控一体” 钥匙:大部分家用车的备用钥匙是这种,既有遥控功能(靠电池供电),也有机械钥匙(应急开门)。如果确定 1 年以上用不到,建议把电池取出来 —— 因为 1 年时间,电池不仅会耗电,还可能漏液,尤其是廉价的纽扣电池,漏液概率更高。
存放环境潮湿、高温:比如把备用钥匙放在阳台(阳光直射,温度高)、地下室(潮湿),或者和化妆品、清洁剂等有腐蚀性的物品放在一起,就算闲置时间没到 1 年,也建议取电池。高温和潮湿会加速电池老化,还可能让钥匙外壳变形,影响使用。
2. 这种情况,可暂时不取电池,更方便应急
短期闲置(3-6 个月),且存放环境干燥阴凉:如果只是暂时不用,比如主钥匙正常,备用钥匙放在客厅抽屉(干燥、温度稳定),3-6 个月内大概率会用到(比如偶尔换着用,或担心主钥匙出问题),这种情况可以不取电池。一来频繁拆卸电池,可能会磨损钥匙的电池仓;二来应急时能直接用,不用临时找电池安装。
三、取 / 装电池的 3 个正确步骤,别拆坏钥匙
如果决定取电池,一定要注意方法,很多人拆钥匙时用力过猛,把外壳掰裂,反而得不偿失,记住这 3 个步骤:
1. 先找 “拆卸缺口”,别硬掰
大部分汽车钥匙的外壳是卡扣式设计,在钥匙侧面或背面会有一个小缺口(有的会标 “OPEN”),用一字螺丝刀(或指甲)轻轻撬开缺口,外壳就能分开,不用用力硬掰。如果找不到缺口,别乱撬,先查一下自己车型钥匙的拆卸教程(网上搜 “XX 车型备用钥匙拆电池”,有很多图文步骤)。
2. 取电池时别碰电路板,记清 “正负极”
打开外壳后,能看到电池仓,用镊子或牙签轻轻把电池挑出来(别用手直接碰电池的金属接触点,避免手上的油脂影响导电)。同时记住电池的正负极方向(比如 “+” 朝上还是朝下),装回时别装反,不然钥匙会没反应。
3. 电池别乱丢,妥善存放
取下来的电池,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净,放进密封袋里,和钥匙放在一起(比如装在钥匙的小盒子里),别随便丢在抽屉里,避免丢失或受潮。如果电池已经用了 1 年以上,建议直接扔掉,换一颗新电池存放,因为旧电池就算没漏液,电量也所剩无几,应急时可能用不了。
四、备用钥匙的 4 个保养技巧,延长使用寿命
除了电池,备用钥匙的保养也很重要,做好这 4 点,能避免钥匙提前损坏:
别和硬物、磁场物品放在一起:比如把备用钥匙和钥匙扣(有金属挂钩)、手机、充电宝放在一个兜里,硬物会刮花钥匙外壳,磁场会干扰钥匙的芯片,导致遥控失灵。建议给备用钥匙套一个软质保护套,单独放在小盒子里。
定期检查(每 3 个月一次):就算取了电池,也要定期拿出来看看,比如检查钥匙外壳有没有裂缝,机械钥匙能不能正常弹出(避免生锈卡住)。如果没取电池,可以按一下遥控键,看指示灯亮不亮(亮的话说明电量还够)。
别用 “廉价电池”:装回电池时,别买几块钱一板的廉价纽扣电池,选正规品牌(比如松下、南孚),虽然贵几块钱,但漏液概率低,电量也更耐用,能减少钥匙被腐蚀的风险。
机械钥匙别忘润滑:备用钥匙的机械部分(比如弹出机构),长期不用可能会生锈,每年可以往钥匙的缝隙里滴 1-2 滴润滑油(或缝纫机油),让机械部分更灵活,应急时能顺利弹出开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