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年产10万辆,背后原因不简单!

重庆长安汽车在暹罗湾畔的罗勇府支棱起了一座新厂,年产能直逼十万,明摆着是要在全球棋盘上落一子。

初看,这事儿倍儿有面儿,咱们的铁疙瘩漂洋过海,还是绿色的,瞬间感觉拿捏住了时代的脉搏。

可静下心来捋一捋,这盘算,恐怕没那么简单。

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年产10万辆,背后原因不简单!-有驾

先扯扯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长安汽车这次下南洋,绝非一时兴起。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的出海量跟坐了火箭似的,窜到119.9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5.5%。

这数字,单凭这一个数字,就能窥见端倪——或者说,亮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底牌。

但出口再猛,终归是在别人的地头上刨食,仰人鼻息。

于是乎,精明的车企便开始琢磨,能不能直接把家当搬过去?

长安汽车的罗勇厂,就打的是这个算盘。

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年产10万辆,背后原因不简单!-有驾

占地面积颇丰,技术也挺拔尖,对外宣称用了虚拟仿真、数字化底座等等。

关键质控环节的自动化率更是飙到90%。

这自动化率,一听就让人觉得倍儿灵光,品控倍儿稳。

而且,订单交付周期也从21天腰斩到15天。

这背后的数字化功力,着实不俗。

更要紧的是,长安汽车还祭出了“In Thailand For Thailand”的旗号,摆明车马要深耕泰国,吃透本地市场。

未来三年要铺开12款新能源产品,还要捯饬一个全球右舵备件中心,备件满足率要拉到98%。

这架势,是要把泰国市场啃个精光啊。

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年产10万辆,背后原因不简单!-有驾

可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为啥偏偏是泰国?为啥专攻右舵市场?

一方面,泰国在东南亚汽车市场里头举足轻重,而且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算开明。

另一方面,右舵市场相对冷门,竞争压力或许能小点。

这就像打怪升级,先在新手村刷经验,等装备齐了,再出去硬刚大BOSS。

当然,这背后还有更深远的考量。

与大众认知相左,实情是,欧美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掣肘是越收越紧。

关税壁垒、技术门槛,花招层出不穷。

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年产10万辆,背后原因不简单!-有驾

在这种境况下,东南亚市场就成了中国车企的避风港。

然而,把宝都押在一个地方,果真妥帖吗?

东南亚市场固然潜力无限,但终究是盘子有限。

再者,东南亚各国的政策、法规、文化千差万别,营商风险也不可小觑。

更何况,中国车企一窝蜂涌入东南亚,厮杀也会愈演愈烈。

有人说,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是“从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的跃迁”。

这话不假,可“出海”之后呢?

如何在海外市场扎稳脚跟,行稳致远,才是更大的考题。

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年产10万辆,背后原因不简单!-有驾

而且,本地化并非纸上谈兵。

长安汽车要真正在泰国落地生根,就务必融入当地社群,摸清当地习俗,培育当地人才。

这绝非朝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耕耘。

当我们条件反射般地将缘由归结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鹤立鸡群”时,是否忽略了欧美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

是否忽略了东南亚市场的错综复杂?

长安汽车罗勇厂的投产,固然可喜可贺,但更关键的是,我们要从中洞悉中国汽车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看到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拼搏和付出,也要看到他们面临的险滩和暗礁。

这好比弈棋,落一子观三步。

长安汽车在泰国布棋,不过是万里征程的开端。

前路漫漫,更需运筹帷幄,披荆斩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