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祁驿
5月2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开出一张5万元罚单,原因是其在天猫平台“保时捷生活方式旗舰店”销售一款高尔夫球车包时虚构原价,通过“限时到手价5201=原价6119-限时优惠918”的标价方式误导消费者。经查,该商品从未以6119元的价格在保时捷中国的5个官方渠道实际成交。
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4日,保时捷中国在天猫旗舰店上架了一款高尔夫球车包,标榜“原价6119元,限时优惠后5201元”。然而,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发现,这款商品在包括天猫、微信小程序“保时捷精选商城”、保时捷在线商城等所有官方渠道中,从未以所谓的“原价”6119元实际销售过。
保时捷中国对此解释称,“原价”指的是厂商建议零售价和天猫店铺原定价,但这一解释并未在商品页面中注明。
有消费者向记者吐槽:“所谓‘原价’根本是空中楼阁,这不是明摆着用虚假折扣忽悠人吗?”一位郑州的高尔夫爱好者李先生表示,自己曾关注过这款产品,“看到‘直降近千元’差点下单,现在想想幸亏没冲动”。
根据《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七条,经营者不得采用无依据或无从比较的价格作为折价基准。市场监管部门指出,保时捷中国的行为属于“虚构被比较价格”,构成虚假折价。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涉案金额虽仅5201元,但因市场调节价商品缺乏法定价格标准,最终以“无违法所得”论处。
法律专家分析称:“即便未造成实际高价成交,虚构原价本身已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豪华品牌更应注重合规,而非玩文字游戏。”
处罚决定书显示,保时捷中国因“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证据”及“违法行为轻微、社会危害小”获得从轻处理。
保时捷天猫店里其他礼品
目前,涉事商品已从天猫平台下架,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标价方式调整为“预估到手价”的新品高尔夫球包。保时捷客服回应称“暂无法提供官方回应”,但透露“已为购买者办理退货退款”。
不过,有业内人士质疑:“仅罚款5万元对保时捷而言如同‘挠痒痒’,违法成本过低可能难起震慑作用。”
此次事件并非保时捷首次在华陷入价格争议。2023年初,银川保时捷中心因“12.4万元帕纳梅拉”乌龙订单事件引发舆论哗然,彼时官方归咎于“价格输入错误”。接连的负面舆情让部分消费者对该品牌信任度下降。市民王女士直言:“买保时捷是冲着品牌信誉,现在连周边产品都搞套路,难免担心买车时也被‘暗算’。”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冲击传统豪车市场的背景下,保时捷若持续因“小聪明”消耗品牌价值,或将加速用户流向定价更透明的本土高端品牌。
此次处罚释放出明确信号:市场监管部门对虚假促销的打击正从实体店向电商平台延伸。2024年修订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价格标示真实性要求。某电商平台负责人匿名表示:“连保时捷这类国际大牌都被抓典型,中小商家更该引以为戒。”
郑州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虚构原价’是近年投诉热点,消费者需警惕‘限时折扣’‘直降XX元’等话术,留存证据便于维权。”
从“12.4万元乌龙车”到“高尔夫球包价格陷阱”,保时捷中国的两次风波暴露出跨国企业在华经营中亟待补课的合规课。正如网友评论:“再精致的工艺也弥补不了诚信的缺口。”当电动化浪潮重塑汽车行业格局时,传统豪车品牌若不能以透明、真诚的态度重塑消费者关系,恐将在新一轮竞争中黯然失色。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王惟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