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吐槽90%车主没见过,百万配置成鸡肋,车厂各打算盘?

当车载冰柜都快混成新能源车“出厂自带”的玩意儿时,有没有咂摸出点别的滋味?那些年,咱们宝贝疙瘩似的汽车行头,如今怕是得在“时代洪流遗物展”里落座了。兴许您驾龄二十载,都没在它们最后的身影前驻足过。

就拿大灯刮蹭器来说,十年前,谁家座驾要是安了这玩意儿,那必须得是车友会里顶流级的角儿,恨不得天天在论坛里刷屏式炫耀。毕竟,这可是舶来品,从北欧那嘎达冰雪封冻的地界来的,象征着身价和安心。可进了国门,路数就歪了。雨潦时节,它对糊在灯面上的泥点子一筹莫展; 霾锁重城,它拿沾在灯罩上的尘灰没辙。我有个在德系牌子售后厮混的哥们儿跟我嚼舌根,说是曾有车主搋着一股怨气来投诉,说大灯刮蹭器呲出来的水,活像“前列腺不太好”,搞得他们4S店的老师傅们一阵腹诽。这“装点门面”的玩意儿,最终沦为笑柄。

老司机吐槽90%车主没见过,百万配置成鸡肋,车厂各打算盘?-有驾

再说那手动掰扯后视镜。零几年那阵儿,你要是开辆配手动后视镜的,在人挤人的地儿想调一下,那简直就是当众处刑,臊得恨不得遁地三尺。记得当年某日系高端车的说明书上,居然正儿八经地建议车主“戴上白手套再去拨弄旋钮”。这番操作,简直把“低眉顺眼”四个字写在了脑门子上。现如今呢?电动调节后视镜都下放到五菱宏光MINI这种国民神车上了,还能动动嘴皮子就搞定!数据说话,2023年国产车电动后视镜的装配率已经飙到了98.6%。往昔的“脑筋急转弯”,而今成了过眼云烟。

还有侧窗雨刷。暴雨天儿行车,侧窗起雾有多么凶险,想必您心里明镜似的吧?这玩意儿,就是冲着解决这茬儿事儿来的。虽说只在MPV车型上惊鸿一瞥,但终究还是败给了科技迭代。有个车企的工程师向我抖内幕,说现在车窗镀膜的工艺,能让雨珠在80码的时速下自动滚落,比拿雨刷硬刮拉风多了,也更合乎新能源车那种简约风。

这些“退隐江湖的配置”,背后折射的是汽车工业不歇脚地演进。可问题来了,咱们当真需要这么多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吗?还是说,压根就是被厂家攥在手心里耍,陷进一场“军备竞赛”的怪圈?

老司机吐槽90%车主没见过,百万配置成鸡肋,车厂各打算盘?-有驾

不妨寻思寻思,大灯刮蹭器当真比优化车灯本身的照度更要紧吗?手动后视镜固然老土,可它真的就那么一无是处吗?侧窗雨刷的消失,到底是因为技术突飞猛进,还是因为砍成本?

个中,有技术革新带来的体验升级,也有市场营销炮制的消费迷魂阵。车厂恨不得把所有能往车里塞的东西都塞进去,让您觉着“捡着便宜了”,但说实话,很多功能一年到头您都用不上两回。

更深处的,是消费理念的转向。过去买车,看重的是皮实耐用,现在买车,讲究的是科技范儿、奢华感。汽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身份的投射、个性的标签。厂家自然也瞅准了这路数,变着法儿地推出各色新奇配置,撩拨消费者的购买欲。

老司机吐槽90%车主没见过,百万配置成鸡肋,车厂各打算盘?-有驾

可这股“配置至上”的风气,真就那么好吗?当咱们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徒有其表的功能上时,是不是忽略了汽车最根本的安全性和靠谱性?当咱们为了攀比更高的配置,而掏出更多的银子时,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栽进了消费主义的坑里?

因此,当咱们再一次为车载冰柜、自动驾驶这些新玩意儿击节叫好时,不妨回望一下那些曾被咱们弃如敝屣的“老家伙”,或许会幡然醒悟,它们身上也闪烁着一种质朴的光辉。这些消逝的配置,不单单是技术跃迁的佐证,更是咱们消费观嬗变的缩影。

它们提醒着我们,买车,图的不是坐拥多少“百万级”的配置,而是找到真正与自身需求相契合的那一款。归根结底,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撑场面的。就像老歌里唱的,“逝去的旧时光,大灯刮蹭在车上,手动后视镜已风霜……” 而咱们真正需要的,也许仅仅是个能稳稳当当把你送抵目的地的伙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