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

奔驰正在发起史上最猛烈的产品攻势。根据官方投资者文件,2026年将推出至少18款新车,覆盖从入门级到旗舰的全价位市场。

其中包括国产化的奔驰GLE、纯电版GLC、改款S级和EQS,甚至还有让燃油车迷兴奋的新V8发动机。

换算下来,相当于平均每20天就有一款奔驰新车落地,速度远超比亚迪和吉利,更碾压蔚小理等新势力。

销量压力是奔驰加速的主因。2024年全球销量下滑3%,2025年上半年再跌6.2%,中国市场更暴跌7.3%。

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有驾

为挽回颓势,奔驰同步推进成本优化,计划2027年降低10%生产成本,并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至30%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奔驰的定价可能更激进,直接对标问界M9、尊界S800等国产豪车。

技术底牌仍是奔驰的核心壁垒。其E-ABC主动车身控制系统,通过四个车轮独立的48V电机配合路面预瞄,能分别应对颠簸,消除国产车常见的“开船感”和晕车问题。

实际测试中,即便用钢板悬挂调校,效果也优于20万级国产车的空气悬挂。这种百年积累的机械功底,短期内难以被算法取代。

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有驾

华为的攻势更侧重体系重构。8月7日,智界品牌宣布进入2.0阶段:投入超百亿资金,研发团队扩至5000人,并成立独立新能源公司,由华为主导产品定义、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管理。

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探,是华为对抗传统豪车的杀手锏。

技术迭代同步加速。乾崑智驾ADS4系统将在9月发布,支持高速L3自动驾驶,已通过6亿公里云端仿真验证。

其全新WEWA架构使端到端延迟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减少30%。

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有驾

数字底盘引擎XMC更实现车身、悬架、转向的集中控制,新增爆胎稳定和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将安全覆盖到全场景。

华为的生态联盟也在扩容。与长安合作的阿维塔、与东风共创的奕派科技,均计划2026年推出新车型。

“满血华为”模式从技术输出转向全流程管控,目标直指30万级市场的智能平权——例如激光雷达和城市NOA已成问界M9标配,持续挤压奔驰的溢价空间。

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有驾

两大阵营的底层逻辑截然不同:奔驰的“物理法则”,坚持长周期实测,如2个冬季路测优化车身震动,底盘调校依赖工程师经验。E-ABC系统的精妙在于机械与液压的协同,而非代码控制。

华为的“算法革命”,用仿真替代实测,ADS4通过AI生成百万级虚拟场景训练模型,一年三次大更新成为常态。

效率优势明显,但机械匹配仍需沉淀——例如尊界S800的蟹行模式被吐槽“炫技大于实用”。

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有驾

用户选择印证了路线分化。2024年奔驰在华销量下滑7.3%,而华为赋能的问界暴增390%。

尊界S800预售48小时斩获2108台百万订单,买家平均年龄仅35岁,远低于迈巴赫车主的52岁。新一代消费者更愿为“智能溢价”买单,而非传统品牌光环。

奔驰的护城河仍是全域体验。从座椅与底盘的一体化设计,到线控转向的精准反馈,其标准始终是“全局最优解”。

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有驾

但这种高成本模式正受挑战——问界M9将激光雷达打入50万区间,小米SU7用7个月造车周期颠覆开发效率。

华为的隐患在于技术纵深。L3自动驾驶的落地能力、底盘调校的耐久性,仍需真实场景验证。

奔驰则需警惕“诺基亚时刻”:若成本优化迟缓,高端市场可能被智界2.0、阿维塔等“华为系”车型蚕食。

华为智界2.0来袭!百亿投入+5000人团队,正面硬刚奔驰-有驾

胜负尚未分晓,但战争已改变行业规则。当奔驰工程师在慕尼黑加班调试V8发动机时,华为德研所正招募前奔驰底盘团队,用仿真计算加速技术迭代。

这场百年豪门与科技巨头的较量,终局或是融合——但在此之前,双方必须先学会对方的语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