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圈内一则 “奇瑞全面压注智界,放弃星纪元” 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将华为与奇瑞的合作细节再次推到大众视野之下。这一传闻的背后,实则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因主导权问题产生分歧的持续发酵。
华为与奇瑞的合作始于 2023 年,智界品牌应运而生。但合作初期,双方就产生了理念冲突。华为凭借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期望牢牢把控产品定义与智能化技术的全流程,以确保其技术理念能完整融入产品。而奇瑞,作为拥有深厚底蕴的传统车企,担心过度依赖华为技术会弱化自身在合作中的话语权,失去对产品的主导权,沦为单纯的代工厂,因而对华为的深度介入有所保留。这种矛盾在 2024 年智界 S7 上市初期的交付危机中集中爆发,新车交付进度迟缓,引发消费者不满,也让外界对双方合作的稳定性产生质疑。
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同样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在奇瑞内部,智界与星纪元同属高端新能源品牌,定位相似,价格区间重叠,在车型布局、生产资源、研发投入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早期,智界 S7 因产能问题交付艰难,而星纪元 ES 的交付却较为顺畅,外界由此质疑奇瑞将产能资源优先分配给了自家品牌星纪元,导致智界陷入 “资源内耗”。尽管奇瑞官方对此予以否认,但这一风波无疑加深了双方的信任裂痕。
转机出现在 2025 年,奇瑞将智界定为 “第一优先战略”,并升级为独立子公司。股权设计上,华为虽未控股,但主导智界产销服一体化运营,奇瑞全力配合。这一调整意味着华为在合作中的话语权大幅提升,双方权责得以重新界定。
与此同时,星纪元却传出停止开发部分项目的消息,如豪华 MPV 车型星纪元 E08 已停止开发,部分项目组员工转岗至智界,引发星纪元被放弃的猜测。从奇瑞角度看,将资源集中投入智界,能避免旗下品牌间的内耗,借助华为的技术与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而对于星纪元,其产品定位与智界重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战略调整或许是无奈之举。
但星纪元被放弃并非板上钉钉。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星纪元系列产品在技术、品质上有自身优势,如 2025 款星纪元 ET 在安全、舒适等方面表现出色。未来,若奇瑞能合理规划品牌矩阵,明确各品牌定位,星纪元仍有可能在细分市场找到立足之地。
华为与奇瑞从分歧走向合作调整,是双方在市场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智界独立运营虽面临挑战,但也迎来机遇,有望凭借华为的技术赋能与奇瑞的制造实力,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至于星纪元,其命运仍充满变数,能否在奇瑞的战略调整中重获生机,值得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