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变了,买辆车比买手机还热闹,价格一路砍到地板缝儿里,你还好意思说自己不懂车?9月份这场“卷王”派对又添新玩家睿蓝蓝气球,五菱星光730,欧拉首款纯电SUV,还有一辆怎么看都像“变形金刚亲戚”的026款iCAR V23。价格从四万多的小可爱,一路飙到能爬山过河的硬核四驱。作为每天通勤用鞋都要2015mm长(瞎扯的)的新闻老炮儿,我今天不给你塞技术参数,咱聊聊这几台车,背后藏的那些“曲里拐弯儿”的故事,说不定你还会发现,不买点新鲜玩意儿,简直就是跟不上这个“买车全民秀身价”的大潮流。
咱们就直奔主题,这四款车基本上撑起了当代年轻人和“嫩爹妈”的买车全部想象力。前面睿蓝蓝气球亮相,主打的是“可爱到你想搂着它回家”,4.29万的限时价,比不少人每月三顿奶茶都划算。你还真别小瞧这小方盒子,看着像个小面包,不论是大海蓝还是蜜桃粉,拎出去不丢人。可人这么便宜,是不是只能买个“实习车”体验下?紧接着五菱星光730直接端出家用市场,插混、纯电、燃油全家福都上,“烟霞灰”“暮山紫”名字都别具一格,仿佛买了就是自带文学气质的中产阶级,上班接娃两开花。矛盾来了价格便宜真是好事?配置花哨会不会踩坑?有钱人看不上,没钱人又怕掉坑,买不买,这就成了全民烦恼。
真相一层层剥下,你会发现这波新车,“方盒子”造型成了流行,不管是睿蓝蓝气球还是iCAR V23,都大肆玩转“小巧+硬朗”混搭策略。蓝气球的210公里续航对于日常通勤够用,后排一放倒,分分钟能塞进半个房间的快递。一边是“买菜神车”,另一边五菱星光730扛起了家庭通勤大旗,纯电续航最高能到500公里,空间很能打,就像东北大冷天里穿件棉袄,啥都能装。但家用车讲究的最终还是一个舒适靠谱,参数再花里胡哨,后期小毛病才是老百姓心里的疙瘩。欧拉SUV又走“猫系萌物”,前脸圆灯猫眼,尾灯藏玻璃里,科技感中夹杂一丝“二次元”气质,给姑娘小伙们留够了面子。“请给我一台既可爱又能‘科技狠活’的车”,普通人说明你们还真会整活儿。
貌似这些新车上市,整个车市已经风平浪静,人人都能各取所需。小钱买小车,大家庭上MPV,户外撒野选越野。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假性平静”。盘一盘背后,那些“低价潮”其实掺了不少猫腻。限时4.29万买蓝气球,实际一过促销期,不止涨价,还容易被配置“偷偷缩水”。再说五菱星光730,插混、燃油、纯电三选一,搞得像买方便面,结果老百姓一买才发现,关键还是要花钱堆配置,否则就体验“基础款”,堪比小时候喝的稀粥,哪有啥顿感。至于新欧拉SUV,还在征名阶段,配置、价格都悬着,想抢新鲜怕跳坑,等等党与先烈党阶段性冲突。iCAR V23更是,智能大屏、快充、四驱各种“黑科技”挂满天,惹得一堆网友说这车越看越像穿越剧出来的硬汉,真能跑路还是会花式“圈粉”?反方声音当然得有,配置太高,后期故障怕是“有胆儿你就修”,售后配件价格和难度都让人头大。一番吵吵嚷嚷,大家心里其实都打鼓新车便宜,是不是陪跑的风险也高?
可转念一想,还刚蒙混过日子呢,忽地就迎来“大反转”敢打“低价高配”标语的不止蓝气球,更有五菱、欧拉、iCAR。众新车都开始玩“个性定制”和科技智能,明里暗里比谁更卷。从蓝气球的彩色车身到欧拉家的“猫眼”科技范儿,再到iCAR V23的车联网和快充,激光雷达、智能语音那是“玛莎拉蒂不配拥有的日常”。就连五菱星光730也是“功能堆到天花板”,你要什么,厂家都能“定制到你满意为止”。这时矛盾激化有些网友喊着“价格低、配置高,性价比爆棚”;另一些则冷笑道“好马不吃回头草,便宜不是好买卖,企业能靠这‘割韭菜’长久吗”?前文埋下的种种疑问齐刷刷爆发这几万块到底能不能买来体面的生活方式?黑科技和方盒子外观,是不是掩饰了底盘和做工的短板?最近邻居家刚买了台新电车,头两周兴奋郑重,等到第三周就开始掰着指头算特价活动最后还有什么“隐藏无用配置”,升级维修才知道“便宜哪有好货,抱歉你还真的太天真”。但热烈讨论之下,成千上万的青年、家庭奋不顾身涌进“低价潮”,哪怕明知可能踩坑也要尝试一把,似乎买车成了“一种都市勇气”。
车市看起来大浪已退,谁家都开始晒“我的新潮车”,朋友圈炫车俨然卷进了新生活。但这“平静水面”下还有暗流涌动。最大难题莫过于这类新车大都走的是“低成本圈地、高技术浅尝”的路子,长期用车细节问题根本没显现出来。比如蓝气球和欧拉的短刀电池,是不是过半年就续航缩水?iCAR V23的快充和高通芯片,能管用还是“短暂的自嗨”?五菱星光730的插混和纯电方案到底能熬过东北冬天的断电焦虑?好不容易花几万块买个新玩意儿,一出维修不见天日;智能系统一升级,软件死机比手机还快。大家噔噔跳脚电动车越便宜越让人放心不下,售后服务到底靠不靠谱?再加上配置越多,小毛病也更容易成“家常便饭”,谁都怕变成车友群里“最能抱怨的倒霉蛋”。分歧越发严重有些人坚持“新潮就是性价比”,另一些则一口咬定“便宜出不了精品”。和解?啥玩意儿都是一买一用才知道,谁先试水谁就为全民“打前锋”,做了后来者的活体参谋。
跟这些新车杠上的人不少,夸他们你能列一堆“便宜好配置还整花里胡哨的,厂家这得多贴心!”但你便宜得太离谱,有时候就是个坑。以后你真成了“新潮车主”,开一年、修一年、吐槽一年,能不能保证性价比不“倒头栽”?这几家企业,功能越加越多,老百姓越看越花眼,到头来是不是买了个“彩电冰箱”放车库?虽然说“互联网带货”下造车越来越简单,大家买新车像抢娃娃机——抓到了乐得屁颠,抓不到的痛到流泪。现在市场什么车都卷,都怕落后,可别让我们的选择变成企业“割韭菜”的工具,越是炫技、越是便宜,越要留几个心眼。最后送你一句“买车也别太着急,毕竟便宜没好货这句老话,不是白来的!”
说了半天低价新车花里胡哨,你真的相信花四万多买台灵动小车,会比花十几万当“中产车主”更有幸福感?是选择“狠卷性价比”,还是老老实实分期买个妥当靠谱?现在厂家的“高科技+低价格”到底是造福用户,还是变相帮厂商清库存割韭菜?你怎么看?评论区直接开杠,哪种生活你更想要?
全部评论 (0)